末世后的小日子

第307章 海洋(2/3)

不过两人更多的交流还是在网上多。

这次交流大会举办时间在9月,正好邱希言放暑假,可以长时间地跟着常玉婧学习。

她一个小姑娘,能帮忙做的也不多,就是打打下手,多学习。

期间,他们还碰上了两次夜雨,但对于现在的华国来说,这雨带来的影响已经不如数年前了。

普通人也不再像以前如临大敌,恨不得把家里封得死死的,反而可以跟末世前一样,有心情欣赏夜晚的雨景。

当环境稳定,粮食短缺问题得以解决后,国家又更多的经历放在其他研发上。

越来越多的民用科技产品流入民间。

新型的路灯、新型的过滤系统、新款的防雨布料等等,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

稳定的环境同时也极大减轻了全国的巡查队、军警等,不再像以前随时出任务,随时有伤亡的信息传来。

第二次夜雨一结束,常玉婧马上就带着人前往码头,这边有紫菜养殖的一个试点展览。

一行人穿好救生衣,上了小船,浪不大,所以常玉婧也让邱希言上来了。

小船在海面上划着,邱希言紧抓着身下的木板,盯着海面上的一个个球形浮动筏看。

小船慢慢驶近,能看到水面下的黑色绳子,绳子上的紫菜在海水中轻柔地荡着。

小船在海面上转了一会,常玉婧拉起一条绳子看了一下。

她连续看了十几条,目前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转一圈下来,这片紫菜种植地暂时没有问题,不过常玉婧并没有掉以轻心。

她闭上眼感受了一会,又紧盯着海面看。

在她的指挥下,小船到达一个位置,她抄起一个渔网兜从海里捞了一个什么上来。

然后她转身,继续在水里捞着。

其他人凑上前一看,那是一团紫红色的不知名球藻。

“别碰。”邱希言忙喊道。

“这是什么?”船长问常玉婧。

“恶变海藻,不能吃。”常玉婧皱着眉说,说真的恶变海藻还真不少,但它的存活率也低,有时挺有迷惑性的。

“不是恶变海草就行,那玩意比较可怕。”船长警惕地看着周围的海面,就怕有恶变海草突然从水面冒出来。

“不是。”常玉婧摇头,“我们先回去,下午再来看,如果这片紫菜变异了,就只能放弃。”

海洋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末世后三十几年,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自己研究清楚了海洋的变异规律。

那些恶变的水草、海藻、鱼类等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一旦有恶变的水草和鱼类,肯定会对其他海洋生物发起攻击,不断吞噬。

在没有人类干预下,海洋里的恶变生物应该是变异失控,进而上陆地侵袭。

但这么多年来,就从来没有这样的消息。

虽然各国有关于恶变海洋生物的资料和见闻,但没有被人类消灭的那一部分,是去了哪里?

是海洋有了智慧生物?还是说海洋有自己的清理方式?这目前还是一个谜。

刚才常玉婧捞起来的那团海藻已经被封装起来,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团海藻的缝隙里粘着鱼鳞,而血丝却是没看到的。

或许研究人员可以从这团海藻上有更多收获。

现在夜雨对华国陆地的影响已经不大了,而海洋才是最神秘莫测的。

这两三年,海岸线种植了很多稳定的植物,近海也投放了培育的稳定藻类等。

但海水是流动的,这效果短时间还真看不出特别多来。

但根据研究,某些小岛屿全部种上了稳定植物,持续两年后,岛屿周围50到100海里半径范围内,海洋生物有了变化。

这从一些海洋生物诸如贝壳、海龟等动物的分布就能看出来。

下了船,常玉婧仔细看了下邱希言,“你还好?”

“我没事,现在不晕船了。”邱希言摇头,视线却一直瞟向研究人员手里提着的箱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