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拿来做文章;但殿下若是皇子,无论殿下的母亲是谁,都不会起太大波澜,陛下也能护殿下安稳。”
“为什么?”陈翎越发好奇,“方嬷嬷,我母亲是谁?”
说到此处,方嬷嬷不由擦了擦眼泪,“殿下的母亲与陛下自幼相识,若是没有之前的事,殿下的母亲不会离京,殿下也不会流落在外,殿下,你的母亲姓朱,是鎏城朱家的后裔。”
陈翎知晓母亲姓朱,因为姨母也姓朱,但鎏城朱家,陈翎是听过的,还是早前京中的望族,就是忽然之间衰落了。
但其中的事,她知晓得并不多。
方嬷嬷继续道,“殿下的太爷爷和曾外祖父曾是好友,原本也约定燕韩两分天下,守望相助,但殿下的太爷爷为了燕韩的统一,放弃了皇位,最后殿下的曾外祖父做了天子。”
“那时候天家还姓赵,但天子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最后娶了长公主的陈家成了天家,娶了二公主的朱家是臣子。陛下是长公主的儿子,殿下的母亲是二公主的女儿,从小就是青梅竹马,相互喜欢。”
陈翎惊讶,“那后来呢?”
“陈家和朱家都是驸马,时间久了,朱家被人怂恿,就忘了陈家能做天家不是因为尚公主,而是因为陈家原本就能做天家,朱家被冲昏了头脑,生了不臣之心,背后做事。但当时的天子,也就是殿下的祖父将事情拦了下来,封锁了消息,没让朱家背上谋逆之名,也没让燕韩再生风波。但陛下,一直以为殿下的母亲死在那场混乱里……”
“再后来的事,老奴也不清楚更多,但大抵应当是陛下寻到了殿下的母亲,在一处,却没有一直在一处,陛下也不知道有殿下,直到后来接殿下回京。至于殿下的姨母,应当是殿下的母亲后来遇到的,受过恩惠,情同姐妹,但不知道所有的事。可殿下,你在陛下心中是不同的,原本若是没有朱家的事,殿下的母亲应当是中宫啊。”
陈翎缄默。
方嬷嬷看向陈翎,“朱家之事太过敏感,殿下你想,殿下若是皇子,即便母亲是朱家女儿,但也是名正言顺的陈家血脉;但陛下若是公主,那旁人想到的,一定是另一条赵家血脉。原本这天下就是从赵家来的,殿下的父母都是赵家的女儿,那日后谁尚公主,不都比陈家其余几个皇子的皇位来得名正言顺吗?那陈家的人,譬如陈宪,陈远,会留殿下性命吗?”
陈翎倒吸一口凉气。
她也终于明白父皇口中所说的,她是最合适做东宫的人。
“我明白了。”陈翎沉声。
她就是东宫,而且,只能是她……
十月初,天子颁下诏书,立四子陈翎为太子。
朝中上下虽然隐约猜到些许风声,但真正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还是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陈宪和陈远两人绞尽脑汁争了这么久,最后储君之位还是落在了陈翎这个来路不明,半道被接回京中的四皇子身上!
凭什么!
论出生!他们两个谁不比他一个母亲来历都不清楚的皇子强!
论年纪!他们两个谁不比陈翎年长!陈翎连毛都没长齐!
论背后的势力,陈翎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怎么当储君!
怎么当得稳储君?!
就算父皇一直护着他,偏心他,父皇百年之后,他坐得稳皇位吗?!
所有早前陈宪,陈远之间的明争暗斗,都化成了统一针对的陈翎的伎俩,也是从陈翎入主东宫开始。
朝中所有的暗涌和矛头都对准了陈翎。
皇位之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全然不像她刚入京时,陈宪往她杯里洒的一捧土,一声奚落和讥讽,或是暗地里指使人撞她落水,而她开始真正面对的,是朝中的尔虞我诈,处处都有人潜伏在暗处,寻到她的错处,拖她下水,亦或是接二连三的意外,刺杀,或圈套,都等着她跳入其中,她稍稍走错一步都会万劫不复。
而就是在这样的尔虞我诈中,她也一步步从早前被树枝划伤了手会哭的陈翎,到会同陈宪和陈远互怼的陈翎,一直到一步步在朝中树立威信,建立自己亲信势力的东宫之主。
太子太傅从雷耿生换成了宁如涛。
东宫之中,又来了方四平,盛文羽等十余个伴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