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昭州时七岁,如今已经快四十了,早忘了家乡味。
不晓得父亲这么着急一坛子蒜,也不是什么贵重礼的。想着是这么想,陈家大郎还是安排下去了,拎着食盒装了一小碗的腊八蒜亲自送到了母亲院子。
陈夫人是儿孙绕膝,一副天伦之乐和乐相,见大儿子来了,手里拿的什么,还亲自送来,等一听,拿了筷子夹了一颗送口里,当时眼里就泛起了泪花。
“这个味,就是这个味。”陈夫人眼眶红了湿了。
孩子们吓一跳,陈夫人摆摆手说无事,是高兴的开心的。
前头陈大人也差不多,面也没吃几口,连着吃腊八蒜,吃着吃着就哭了起来,想他母亲了,以前在村里时,有一年日子艰难,他连着没考上落榜,家里快供不起他念书科举,全家紧着困难着,年桌上一荤腥都见不到,母亲便拿出来了腊八蒜。
说这次腌蒜,她糖放多了,甜甜嘴,来年定好……
陈大人嚎啕大哭,“……母亲父亲儿子不住你们啊,说好了等儿子考上了功名,让母亲父亲好好享福的,可是福在哪里啊,儿子不住你们……”
顾兆是默默退了出来,替陈大人上了门。他在外头站了许久,听着里头老者的痛哭,犹如稚子一般,陈大人是这个时代没系没门路寒门读书人的缩影。
陈大人在昭州挣扎,想做政绩,目的是了调回去。
当日他去安南,安南县令也如陈大人般,听到他添政绩心动,两眼放光,愿意好好干。可陈大人好好干了,到头来还是没回去。
一般的政绩不成,要大,要把昭州做成人人争相恐后想来的州,成了紧俏的地方,这样便有新的官调来,想回去的便回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78xs.com。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17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