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公主

第15章 哪里才是公主们的归宿(2/3)



“你来瞧瞧,这份清单上还缺些什么?”

“我?”武媚感到有些意外。

“对,你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的嘛。”

武媚抬起眉眼,微微一愣,便也不再谦让,接过单子仔细看起来。

武媚对朝廷上发生的事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嗅觉,在她的分析下,明达很快确定了可以参与轮讲的大臣以及他们的空闲时间。

两人伏案讨论了一个时辰,终于在油灯燃尽之时,敲定了最后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明达便将这份《小学堂司教轮讲机制概要》报送给了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不愧是第一开明的帝王,看了明达她们报上来的方案之后,觉是这也是一种“人尽其才”的方式,便欣然同意。

有了李二陛下的支持和认可,小学堂正式开启司教轮讲。

阎立德来给大家讲解山川河流开发以及建筑群落规划。

他的弟弟阎立本刚完成旷世杰作《步辇图》,全图讲的就是吐蕃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像李二陛下朝见时的场景,其色彩典雅绚丽,线条圆劲,深得时人喜爱。

阎立本盛宠正劲,一日陪李二陛下来小学堂参观时一眼相中城阳公主的绘画天赋。

李二陛下大喜,撺掇着阎立本将城阳收为首席弟子。

此时,文成公主已经入宫,明达将她也接到了小学堂里,她将在这里系统地学习大唐的各种文化礼仪,将来担负着传播大唐文化,交接番邦的重任。

留在长安城光禄寺里的禄东赞被封为了右卫大将军,明达邀请他来为大家讲解吐蕃风光,不仅可以让大家了解异域风情,还可以让文成公主提前熟悉一下未来的生活环境,在心里也好有个准备。

吐蕃离长安千里之遥,这么个千娇百媚的大唐小娘子看尽了长安的繁华鼎盛,再去到那种遥远又苍凉的地方,不知何时才是归期,这是何等的孤独和悲伤呢。

众人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文成,只是听到那个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在高原上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时,大伙儿才稍许宽慰。

明达道:“终有一天,一定会修一条天路,从长安一直修到布达拉宫去,到那个时候文成姐姐每年都可以回娘家,沿途的百姓也可以来往贸易。”

李元婴敲着腿,咬着一块细长的木榫:“要去吐蕃必先经过巴蜀,再上松洲。对,就是松洲这个地方,‘扼岷岭,控江源’,待本王多修些亭台楼阁起来,也有一片好风光。”

长孙延道:“这一条天路一旦能够建起来,今后就连蜀道也再是不难,我听说秦朝时,蜀郡太守李冰在那里修了一座楗尾堰,老早就像去看看了。

李欣也跟着道:“那以后我们不是也可以到布达拉宫去玩了,不仅是布达拉宫,我还听说那里有一座很高很高的珠穆拉玛峰,传说那里就是天的尽头!”

“这是真的吗,那里真的是天尽头吗?”

小豆丁们都瞪大了眼睛,期待着禄东赞的回答。

“这……”禄东赞挠着浓密的黑色胡须。

“小臣也不不太清楚,臣年幼的时候听阿婆说,珠穆是女神,朗玛是第三,合起来就是第三女神。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珠穆朗玛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谁知某日突然窜出了一群妖魔鬼怪,搅得人间海啸林毁,将美丽的土地化为荒凉恐怖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东方飘来了一朵五彩祥云,化作了五位法力无边的女神……”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可是故事归故事,孩子们还是不知道那里是不是天尽头啊?

这时,魏叔玉带着钦天监太史令李淳风走了进来。

就在不久之前,李淳风上奏李二陛下说,之前使用的灵台候仪实在太过粗糙,仅仅有个赤道,不足以观测全部天象,他想重新制作一个更加的精密的仪器。

李二陛下准奏之后,李淳风就带着人钻进小黑屋,没日没夜地轮番观测天象,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这一年癸巳之日,浑天黄道仪制作完成!

今日,李淳风就是带着钦天监最新制作的“浑天黄道仪”来给大家进行“科普”。

什么是科普?孩子们都很好奇。

李淳风捋着胡须,想了想道:“科普,科普,当然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