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叶忍冬尝了尝味道,发现好了。道:“相公,盛饭,我去看看后院。”
后院两头猪,一头年前买来的小黑,一头山上带回来,适应良好的母野猪。
母猪留着年后配种生崽崽,小黑现在就每天好吃好喝喂着,等着忙完了手上的事儿杀了过年。
叶忍冬到后院将猪草扔进猪圈,看着起码有二百斤的大黑猪,一脸欣慰。
家里人口多了,吃的都要多些。
胖点好啊!
转过身,大黑在地上蹲着。尾巴圈在爪子上一眨不眨看着自己。
叶忍冬将它捞起来。洗过的毛毛散发着清香,温温热热的,是上品的捂手利器。
“喵嗷~”大黑娇娇俏俏叫唤。
叶忍冬摸了把猫猫头将它带出去。
“夫郎,快来吃饭。”
没到前院,就听见自家相公在喊人。叶忍冬将大黑放到屋檐下专门给它用旧衣服做的猫窝,自己去洗了手到堂屋。
程宝儿跟程韶儿一人抱着个碗吸溜得正热火,见到叶忍冬来,叫了一声人又接着干饭。
“韶儿,宝儿,今天还去那边吗?”叶忍冬问。
他跟程郎玉并排坐着,看自家相公喂着背篓里的小崽崽。
“去,阿嫂你们忙山里的活儿,十三叔叔说叫我们过去看看兔子。”
程韶也帮着细声道:“好像又生了不少,它们照顾不过来。”
程家几个小不点养的兔子只要保证了吃食,繁衍速度极快,家里根本放不下。
后来阿九的人搬过来,几个小孩商量,干脆直接将养兔子的事儿扩大了办,交给后山的那些个叔叔们去做。
现在天冷,几个小崽子从钟灵秀那里学到了不少兔子保暖的技巧,加上之前养了那么久的经验。只要有空就往后山去。
现在后山现在已经纳入到上华村,只不过没在明面上而已。上华村的人都当后山的人是逃难来的,见他们安生,也就默许了人在这边定居。
甚至还有几个上华村的姑娘已经嫁到后山来了。
其中一个就是十三的媳妇儿。
成了亲的汉子单独住小房子,没结婚的就睡大通铺。
学着从北边传来的添了炕的房子,怎么睡怎么暖和。
一家人吃喝完。
叶忍冬夫夫俩将孩子交托给阿九,接着背着篓子锄头往山上走。而山的另一边,百来个汉子分成几个小队,与叶忍冬二人汇合。
十一月冷,丹参长在地面上的叶子已经凋谢,看着就跟枯草一样。
这时候到明年开春发芽时,是最好的采收时节。
叶忍冬跟在程郎玉身边,看他跟围在身边的人示范。自己则闷头挖。
丹参药用价值在根,而根系深入土层,质地脆弱容易断,所以挖时要先将周围的土壤弄松,顺着根系轻轻移出来。
叶忍冬将醒目的红色根茎放在一边,凑齐一把捆成一捆。
待程郎玉说完,来帮忙的人四散开。
夫夫两也配合着挖起来。
山间的土多是长年累月树叶落下形成的腐殖土,土壤松软,极易采挖。
因着人多,整片山头要不到几天就能全部采摘完。
叶忍冬跟程郎玉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吃完早饭后,天蒙蒙亮就进山。
如此下来,一旬不到,在十一月中旬,就全部收回。
叶忍冬家包的这座山不大,也就只有五十亩地,算上适合生长丹参的阳坡地带,除掉各种不好种的斜坡,石板,算下来也只种了十多亩。
不过即便是这样,整个采摘下来的丹参,约莫有两万斤。
此时,山脚下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程家丹参收获之时,叶忍冬夫夫俩去了一趟镇上,将陆老爷子要的指甲盖那么点的丹参送去。剩下的就是与陆老爷子有些人脉的药材商过来收。
不过丹参看着多,亩产也只有一千多到两千斤,若晒成干,五斤生丹参能晒成一斤干的。总共做成药也不过四千斤。
实则不算多,光是送到县上就能消化掉一半。
更何况,今天还来了个大药材商——百药堂。
百药堂派过来的人也不是别人,就是当初将阿九给他俩的老大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