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条件,确实没得挑。
今日他们出茅草屋的时候,袁柳臻穿着淡粉色的衣袍,怀里抱着穿着淡粉色衣袍的小轻和小浅,身旁跟着穿着旧衣袍的陶傅和袁柳风,显得穿着淡粉色衣袍的袁柳臻更加独树一帜。
袁柳臻一出门就碰到了来找袁柳风的陆怜,陆怜看到袁柳臻吃惊道:“臻夫郎,今日穿的可……”陆怜似乎找不到很好的词说了句“可喜庆了”便去跟袁柳风说了一句什么又跑去找他家人了。
袁柳臻垂头看着这身粉色少女般的衣袍,有些扶额,要不是陶傅做衣袍技术不错,很容易做成女人穿的衣袍。
不过,这个时代有的哥儿穿的衣袍颜色挺花的,就是没有他这么粉而已。
袁柳臻出门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过之处,打招呼的人全都面带微笑地喊他“臻夫郎”,让一向穿着低调的袁柳臻有些尴尬。
就连于连海看到袁柳臻都笑着询问袁柳臻今天是什么喜庆日子,袁柳臻笑着应了句“今天是和芜水村人买卖东西的日子”。
于连海有些不明所以,还是笑着询问袁柳臻今日想买什么东西。
袁柳臻笑着回答:“想买的东西一会儿过去那边看看,想卖的东西倒是有一些,于先生要不要尝尝?”
袁柳臻说着让陶傅把放在陶傅编织的简易竹篓中的木盆中的辣条和锅巴拿给于连海看,于连海看到辣条和锅巴的模样后,吃惊道:“阿傅和臻夫郎会做这种小食吗?”
“对。都是阿傅做的。”袁柳臻回答。
“我可以尝尝吗?”于连海看向陶傅显得有些意外。
袁柳臻用筷子给于连海夹了几根辣条,于连海用手接过辣条尝了一口,只是一口他就惊叹道:“这小食的味道跟月城卖的小食味道很像,简直一模一样,只是月城卖的小食没有阿傅做的好吃,这小食名叫辣根和锅巴吗?”
“对,于先生知道?”袁柳臻吃惊道。
“嗯。”于连海点了点头说:“西州刚发生战乱,东洲还未发生战乱时,我当时在月城一家小食铺中吃过这种小食。因为味道很好,家中夫人喜欢吃,印象很深。”
袁柳臻听后想到沈兰月以及蛮大叔在西州发生战乱逃亡永州月城的事情,他想着可能蛮大叔和李娘到永州月城后继续卖辣条和锅巴之类的小食吧,想到这里,他心里放松不少,至少可以确定蛮大叔和李娘已经在月城了,这样袁震剑他们过来永州也好找到蛮大叔、沈兰月他们。
“我记得那家小食铺子名叫淘小食,当时我还想见铺子掌柜,那管事告诉我说掌柜还在西州还是东洲来着,不记得了。”
于连海说着无心,袁柳臻听后却很感动,他知道一定是蛮大叔和李娘他们在永州后重新开了淘小食,还记挂着他和阿傅是掌柜。
陶傅听后也是心里一暖。
这让他们都觉得想尽快和蛮大叔他们汇合,只是他们现在的情况无法汇合,也无法知道袁震剑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有询问过于连海能否传递书信到其他城,于连海都是给了否定的回答,要传递消息估计得很长时间之后,至少得确定他们没有问题才行。袁柳臻便想着过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让于连海托人打听袁震剑他们现在的状况。
袁柳臻稳了稳心绪笑道:“那好,要是能去月城了,我们一起去月城的淘小食看看。”
“没问题,不过你们这辣根和锅巴怎么卖的?我想买一些吃。”于连海笑道。
“辣根的话五文钱一斤,锅巴的话八文钱一斤。”
袁柳臻定价和里遥村定价一样,于连海听后惊叹道:“这也太便宜了,我当时在月城买的辣根要三十文一斤,锅巴的话五十文一斤。”
“能卖这么贵?”袁柳臻知道月城繁华,但辣条和锅巴也不能卖这么贵吧,看来他还是低估了永州人的富裕水平。
“不贵不贵,三十文一斤辣根还好,买的人挺多的,我当时排了好长时间的队。阿傅只做了一木盆辣根和锅巴的话,还不如全买给我,我买了给连师傅他们尝尝鲜。”
“可以,没问题。”陶傅赶忙给于连海把木盆中的辣条和锅巴称了一下,没有牛皮纸,只能连木盆一起给于连海,总共卖了三百文。他们做辣条和锅巴量少,能卖三百文算不错了。
于连海接过装满木盆的辣条和锅巴,兴奋地跟陶傅和袁柳臻告别,说要先把这些带回住的地方。
袁柳臻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