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部队将士们的生活质量也日渐提高,终于落实了自己当初提出的“3+2+1”的标准。
云生随后又来到水利大院。
水曲平道:“统帅,这几年来带领8000多兽人,挖掘水渠,清理淤泥,遵阳府的平川田地,均已贯通水渠。
pp<
在今年年初,我又在遵阳府金潭溪上修建了1座大坝,以保证大涝不淹,大旱不干,旱涝保收。
目前,遵阳府的水利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从明年起,我将带领8000多名兽人转战到云成府,而后挖掘沟渠,修筑大坝。”
云生听后,心中高兴,问道:“兽人可曾听话?”
水曲平苦笑道:“兽人在狮侯的带领下倒也听话,也没有与遵阳府百姓发生过争执。
只是这兽人干活确实是1把好手,但是食量也是大得惊人。”
云生笑道:“要想让马儿跑得快,怎么不能让马儿吃得饱呢?兴修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百姓会受益百年。
兽人食量大些就大些吧,我再通知禾知苗,让他多运输1些粮食和牛羊过来便是。”
离开水利大院,云生又来到最大的后勤大院。
悬立帆报告道:“统帅,我们为统1物价,在云成、遵阳和昆朗3地,按照1对1的方式收购大德钱币,全面流通云成通宝,现如今市场平衡,经济向好。
如今在云成、遵阳和昆朗3地,共有1百8十5万余户,人口9百2十余万。
app,&~p。
云生听后,欣喜不已,想不到这6年时间,人口增加了4成之多。
云生点头称赞,想不到自己近几年来当了甩手掌柜,各院工作开展地倒是有声有色。
最后云生来到刑事大院,见到复启华。
云生简单的将东征番粤府的经过向复启华诉说了1番。
复启华见云生唉声叹气,心有积郁,遂笑道:“统帅,得之必有失,失之必有得。我曾言,得之云遵,便可得之洪莽。”
云生正欲听复启华高见,却见他又闭口不言。遂瞪了1眼复启华,说道:“愿听先生高见。”
复启华喝了1口茶,翘起2郎腿,遂笑道:“统帅,你说金鹰兽人最大的软肋是什么?”
云生纳闷道:“是什么?”
复启华道:“人口。”
云生不解地道:“为何?”
>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复启华道:“金鹰兽人远在关外,其子民不过千万。如今虽有百万大军,但大半兵员乃是洪莽之人。若是消灭了他的嫡系大军,他又如何控制洪莽之人呢?”
云生手拍大腿,喜道:“先生,真是好主意。在武雍之地,尚有兽人10万大军;京城堾丽,还有金鹰铁骑10万。
此次东海之战,我已消灭了金鹰王国8万嫡系,若在消灭他20万嫡系大军,金鹰兽人还有多少兵力可用?”
复启华抚须含笑,却不接话。
云生笑道:“先生所言,真是真知灼见,1针见血。”
复启华又道:“江南兵家征兵20万,本想只是将统帅您赶出番粤府和东海3府,并无争夺天下之意。
江南兵家既无久经沙场的将领,也无身经百战的战士。以我连年百战之军,对付江南兵家滥竽充数之散兵游勇,江南兵家根本不值得所忌!”
云生听后,长出1口气,直觉心中积垒顿消,痛快不已。
云生道:“先生真乃诸葛神侯,张良再世。要不先生随我军中任职,为我参谋如何?”
复启华喝了1口茶,直接道:“不去!”
云生惊讶:“为何?”
复启华慢慢地道:“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云生听后,心道:“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身在局中,思维易被琐碎小事左右,而失去大局观念。”
云生心喜:“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