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消息可不是迷信。
皇太女计划第一步:
造势。
有什么比拿下一个国家更吉利的事。
唐清在北燕留置的时间很短。
国书上原本要一月之后的出使,提前了快要半个月。
使臣团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都。
唐清为首,足足有上万人。
礼部侍郎赵大人看到这堪称迁徙的使臣团简直一惊。
好家伙,这是吃大户来了。
宫中得到消息的叶敛笑了。
唐清可真是个人才。
钟离熙见他这么高兴,很好奇,“又有什么好事?”
叶敛毫不避讳地将密折分享给她。
唐清这次的使团很清奇,青壮很少,绝大多数是老幼妇孺。
“莹然可知道,如今的西秦使团不仅在大周,还在北燕。”叶敛笑道。
唐清带着使团出使北燕,将使团留在了北燕,换了批人,又转头来了大周。
这是让北燕和大周被迫替西秦养人啊。
得亏西秦临近的就两个国家,否则就唐清这出,多送几次,西秦百姓就送完了。
草原旱灾还就难为不到西秦了。
钟离熙也被唐清的骚操作惊到了,“他就不怕北燕在他走后,难为使团?”
叶敛摇头,“莹然别忘了西秦如今的情况,都是老幼妇孺,北燕还想要名声就不可能难为这些人,还要好吃好喝供着。”
战时尚且不能无辜滥杀妇孺,更何况现在。
这也是为何唐清避开青壮,选了这些人做使团。
就是不久之后,北燕和西秦之间开战。
两国开战,不斩来使,北燕还要捏着鼻子养这些人。
“西秦丞相果然不是常人。”钟离熙评价道。
真应证了那句,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尽管如此,这些对西秦依旧是杯水车薪。
西秦人口近百万。
使团这些人,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唐清望着大都安居乐业的大周百姓,想到草原挨饿的西秦百姓。
他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为何上天偏偏要降此大祸于草原。
哪怕再晚上几年,西秦都不会如此窘迫。
唐清带着仆从来到大都最热闹的街市。
“公子相貌俊朗,一表人才,买块松子糖甜甜嘴吧。”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家沿街叫卖。
唐清的视线落在老人推的小车上,和声问,“老人家这么大年纪还出来还出来卖糖?”
老人慈眉善目,敲下一小块糖递给唐清,“在家里坐不住哟,公子尝尝,我们家的糖可甜了。”
仆从想要出声阻止,被唐清一个眼神止住。
唐清佯装吃了,实则将这块糖藏在了手心。
老人没想到唐清来历不凡,送糖也是拉客,自然不会关注顾客吃不吃。
“宋老伯,您家儿子都开了铺子了,您怎么还在这买松子糖?还不颐养天年,含饴弄孙。”杂货摊的摊主是熟人,扇着扇子调侃道。
老人哈哈一笑,“老头子一辈子卖松子糖养大了几个孩子,有铺子了也不能忘本啊。”
杂货摊摊主竖起大拇指,“您老厉害,孩子随了您,怪不得铺子红火。”
“比不得你们年轻人,你这摊子看着不起眼,好多东西没门路也弄不成。”这位宋老伯摆手说道。
杂货摊摊主闻言笑意更盛,别看他摊子小,挣得可不比铺子少。
“挣个生活罢了。”摊主嘴上谦虚道。
唐清听着这段对话,心情很是复杂。
“老人家,您这糖怎么卖的?”唐清收拾好心情问道。
“大块十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