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短命皇帝后

第44章 漕运积弊(3/3)



听到钟相坚定的声音,叶敛露出笑容。

他最喜欢的就是钟相的坦诚。

漕运改革,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难是因为上述的诸多利益纠葛。

百姓从漕运中的获利其实相当微薄。

沿线百姓也不过是靠力气勉强维持生活罢了。

想安抚住百姓再容易不过,只要能让他们有饭吃,维持着基本生活,百姓就不会造反。

漕运积弊甚多,百姓拿到的工钱远不足贪腐银两的万分之一。

不过是背后利益网推出来的挡箭牌罢了。

漕运改革省下的银两别说全部,一半用在沿线百姓身上,百姓都会感恩戴德。

至于城市衰落的问题,叶敛看得更开。

运河沿线衰落,沿海城市兴起,此消彼长,对大周整体有利无害。

所以,漕运改革要对付的只有一个——贪官污吏。

这也是先帝留给叶敛的另一个烂摊子。

说容易是对叶敛而言。

先帝为人“宽以摄下,从容不断”,不仅体现在对戎狄的处理,还有对内。

先祖建朝之初,厚待文臣武将,提高俸禄,推出养廉银,为的是官员能尽心为百姓谋福祉。

而后数十年,大周数位皇帝秉承先祖遗训,对官员尤其文臣多有优待。

科举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加,加上恩荫为官的人数,整个官僚队伍已经膨胀了十倍有余。

这些膨胀的官员可不是钟相般光风霁月的君子,养廉银不仅没有让贪污腐败消弭,反而越发猖狂。

尤其先帝文治武功平庸,越发看重名声,做足了礼贤下士的姿态。

自然不能亏待“忠臣”和“近臣”。

老臣倚老卖老,侵占民田,贪赃枉法,骄奢淫逸。

近臣更是依仗先帝恩宠,横行汴梁。

谏官上言,先帝也不过训斥,毫无威慑。

没有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朝廷的风气败坏。

这也是叶敛为何懒得和先帝旧臣纠缠,烂到根上,直接丢掉就好。

既是要改革漕运,触碰这些人的利益,叶敛也不怕做绝。

从上到下好好查一查。

他可没有先帝的“好脾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78xs.com。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2.17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