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听这琴声委婉却又刚毅,缠绵而低沉,时而细语呢喃,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愁肠百结,时而信誓旦旦,似乎是在诉说一个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一缕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悲伤。
墨影辰听得痴了,他虽不擅弹琴,却精通音律,这琴声深情而又悲伤,分外动人。他远远看着,弹琴的女子神色忧伤,却美得像下凡的仙子,让他不由得心动,想要抚平她微微皱起的眉头。
琴声结束时,李月玲开口道:“我弹的是《梁祝》。”
台下也是掌声四起,与此同时,她不经意间发现,有很多女子竟落泪了。
众人惊叹,这李月玲的琴技居然丝毫不逊于周映雪,让人出乎意料。并且,这旋律中的情感,也比《相思扣》更加地百转回肠,曲胜了三分,技略高一筹,这一场,李月玲赢了。
太子殿下心里的担忧也落了地。
而李燕燕难以置信,这李月玲什么时候弹琴这么厉害了?
墨王爷也在想,失忆的李月玲为何会弹琴?
原来,在前世,从李月玲小学开始,她的父母就逼着她学古琴,虽然她一直都不怎么喜欢,但小有天赋,也拿了些大大小小的奖项。
直到在初中的时候,她被电视里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深深感动,好多天都痴迷于听小提琴版本的《梁祝》,这首曲子的旋律她也烂熟于心。
有一天,她试着用古琴弹奏,发现古琴表达出的情感更加含蓄克制,她很是喜欢,也从此真正喜欢上了古琴。
她虽然是个医生,却也是一个多才多艺、情感丰富的女子,只是急诊科太忙,她的古琴已经荒废了两年了,如今再弹起琴来,竟有一丝亲切和熟悉。
不知为何,李月玲远远看见,墨影辰听着她这美妙的琴音,渐渐皱起了眉头。等她坐回到墨影辰身边,再看时他已经恢复如常,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
“比试结果,李月玲略胜一筹。”太子殿下宣布了结果,他望着李月玲,眼神里满是惊艳和赞许,李月玲礼貌地回应着他的眼神。
看着李月玲和太子互视,墨影辰的脸又黑了黑。
“我不服,我不服!”周映雪抿紧嘴唇,鼓起腮帮,“我还没拿出我最擅长的曲子来呢,不算,再来一次!”
“我的好妹妹,取乐助兴而已,不必这么认真。”太子殿下试图劝阻,却见周映雪已经坐在琴台前了。
琴弦在她手下翻飞变换,初时琴声柔如冬日暖阳,盈盈亮亮,温暖宁静。转而轻快,如珍珠落玉盘,颗颗分明,错落有致。忽而激烈,如深海咆哮,战场厮杀,撼人心魄。最终从容不迫,犹如一汪清水层层涟漪逐渐消退。
曲声将尽,人群中站出了一位胡须灰白的长者,声音洪亮地赞叹道:“好一首《关山行》,真乃荡气回肠,老夫佩服!”
众人也纷纷赞叹,这首曲子比刚才那两首曲子都更为妙绝。
周映雪心想,这首《关山行》乃是她师父的收山之作,自然是一等一的妙曲。
“多谢!”周映雪转而看向李月玲,“怎么样,还要比吗?”
李月玲本不是争强好胜之辈,只是看不惯有人欺压自己,若是不继续比下去,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于是,她这次,回忆了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弹一首《高山流水》,千年流传的名曲,源远流长,居然被用来同小丫头比试,实在是有辱斯文。
李月玲回到琴台,心里默念,伯牙和钟子期,真是对不住您二位了,就当我在传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只听,琴声响起时,仿若一幅优美的画卷展开,似将人带到了草木葱茏、曲水流觞的江上,“高山之魏巍、流水之洋洋”的画面映入眼帘,初时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不定,而后琴声清澈活泼,愉悦之情油然而生。随着琴音层层递进,其韵悠悠扬扬,宛若行云流水,忽而又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万壑争流后,音势渐减,如轻舟飘过,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这,也太好听了吧?连周映雪的眼神中都逐渐流露出赞赏之意。
一曲作毕,可谓是旋律典雅,韵味隽永。
“曲名——《高山流水》。“
众人纷纷惊起,这么动听绝伦的曲子,作曲之人真真有流芳百世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