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有周诚这个大将军压着,赵蕈不敢说些什么,但周诚走后可就不好说了。
周诚也是想到了这点,便从身上摸出块物什,径直往秦简音衣襟里一塞:“收好了。”
秦简音见那东西,吃了一惊,连忙要掏出来还回去,“大将军不可!如此重要的东西,怎能随意交托与我?”
与北疆军、西北军等采用虎符的军队不同,因为银甲军比较特殊,不受虎符调配,所以单有一套自己的兵符。
银甲军兵符通体由黄金打造,二指宽,两寸长,纹样繁复,正面有“银甲军”字样,背面书“见此兵符,如见将军”。
“将军”指的自然是银甲军大将军。
除此之外,能起到和兵符相似作用的还有一物,称为银饼。
周诚已经留给孙点一块兵符,拿给秦简音的就是银饼。
银饼象征着持有人的身份,由白银制成,调动银甲军军队的权力级别比兵符甚至要大一些。
银饼一分为二,合起来是个圆形,一向都在历任大将军手里保管得严严实实,很少交予他人。
因此见到周诚把银饼拿出来,秦简音才会那么吃惊。
周诚道:“给你也是为了协助孙点,我放心你。除了孙点和东郭朗,先别教其他人知道,要用到时再拿出来。”
若两样全给了孙点,难保赵蕈不会有什么“一言堂”之类的说法;可孙点单掌着兵符又不够,有秦简音在旁,孙点能少受些制约。
周诚也考虑过别人,只是诸多亲信里,东郭朗性格跳脱,威势不足,万增等人威势有余,却不甚细心,倒不如秦简音来的沉稳。
最终秦简音没能推脱这份重任,他想,既然大将军态度坚决,或许有自己的理由吧。
就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大将军会对他这么信任,不是一向拿他当小孩子看么?
…………
辰国覆灭后,为了掌握全局,银甲军还需分派兵力驻守在殷城附近,防止动乱,直到皇帝调派官员接手此地。
等周诚走后,秦简音私底下同孙点讲了周诚给自己银饼的事,不解道:“大将军就这么放心我?”
孙点跟随周诚多年,立刻明白了周诚的意思。
他道:“那是当然。小公子如今已有十七,跟随大将军足足六年,怎么能不算大将军的亲信呢?”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辰国已经覆灭,但银甲军少不得要调兵四处平叛——前些日子派去剿灭达驳由余党的人马如今还没回来呢。
孙点也知道,毕竟自己只是代管银甲军,终究比不上大将军说话管用,赵蕈身份在那里,银甲军其他人总要多些尊敬。
大将军想的周全,有银饼在,调兵顺理成章,关键时刻也不会因为和赵蕈拉锯而延误战机。
孙点拿着银饼仔细打量,和秦简音开玩笑说:“小公子可得好好保管。我打了十来年仗,见这玩意的机会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秦简音闻言,感念更多,小心翼翼地收好银饼。
大约周诚离开月余的工夫,孙点收到了一份自西北军发来的文书。
半月前,西北军的镇边将军姜挈截获数名从殷城逃亡的重要人员,本欲将之送回银甲军审讯,谁知途中押送人员的小队竟被一支神秘势力袭击,失去音讯。
因为发生事情的位置靠近北周,姜挈疑心与北周有关,派人前去交涉,但北周皇帝姬深矢口否认。
恰在此时,边境的北周军有异动,像是大规模调兵的趋势,姜挈收到情报,吃了一惊。
不知是否有开战的可能,姜挈想把消息传回京城,但路途遥远,情况不明,再三思索,便先向银甲军发函告知。
如今银甲军众人正在商议,是否需要调兵策应西北军,以及派将领前去接管调查此事。
赵蕈自然极力反对,说:“银甲军现下应在殷城待命,除了出兵剿灭辰国余孽,擅自调兵绝不可取。”
在他看来,应等待圣旨,根据陛下旨意决定是否借兵。现在可以让姜挈与北周协商后,再去查清神秘势力一事,银甲军不可擅自与北周交涉。
而其他几个将领不大赞同。
调兵不调兵的可以商量,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