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姬前辈看顾着,自己兴许还不能全须全尾地到这呢。
姬予也没和他客气,拿了成衣铺里最贵的两件,还和掌柜的讨价还价,饶了块新上的素缎,说是要拿来做包袱皮,专门放随身带着的一包针。
秦简音好奇,多看了两眼,姬予自豪地解释说:“我这包针是祖传的,贵着呢!”
“……”秦简音一时语塞,行吧,他恍惚记得上回钓鱼的鱼钩还是姬前辈用那包祖传的针做的。
出了成衣铺后,姬予又要秦简音去街上的摊子买个竹篓子,好将一直占着手的几根宝贝草药放进去,锅碗瓢勺也都买齐了,一并放在篓子里。
当然,这回竹篓子和包裹就都由秦简音负责拿了。
进城一趟,添置了不少东西,两人又在食肆吃完饭才出城。
进城十分严格,出城却没那么多讲究。大家从城门鱼贯而出,差不多都是风尘仆仆面黄肌瘦的样,因此也不会有谁特别在意看着像是祖孙俩的两个人。
兴许姬前辈真的只是在迷山栽了跟头,说自己擅长认路也没骗人,对迅州、迎州等地都一副熟稔的态度,带着秦简音抄各种近道那是轻车熟路。
只可惜迎州地广人稀,唯独城市中会热闹一些,更不用提几近荒无人烟的城郊地区,因此两人十日有九日处于风餐露宿的状态,刚买的新衣服也迅速陈旧,不知情的人看他们,就跟俩叫花子似的。
这下秦简音可算深刻体会到与姬前辈刚见面时,对方为什么是那副惨兮兮的模样了。
迎州环境适宜,野地药草不少,姬予一路走来不免心痒,想要多采集一些留着以后炮制。
再者,姬予还想给秦简音调养身体,自己采药的话,可以省点钱。
秦简音在银甲军时因为时常生病,即便本身十分怕苦,也早锻炼出来了,如今数月之间,又乱七八糟喝了许多奇怪味道的汤药,还是自己熬的,竟也能做到面不改色。
往事不堪回首,想当初,大将军一时兴起给他煎药,结果害得他病情加重,吐了两天,从此以后他长了记性,好长一段时间只敢喝卫二亲手熬的药。
随着姬前辈根据病案一次次调整药方,秦简音逐渐察觉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似乎有很大改善,面颊也泛起红润颜色。
姬予道,也多亏了先前那大夫打的底子,所以现在自己可以下猛药,让他气血更旺一点。
虽无法根治,总能让他好受些。
但是对苦病弱久矣的秦简音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时间转瞬即逝,几场雨后,天冷起来,两人也快走出迎州了。
考虑到出了迎州就再难遇见品质那么好的药草,因此姬予愈发磨蹭,真真是瞧着野生的草药就走不动路,看见座山就要进去转一圈。
好在迎州的山基本没有多高,攀爬起来也要不了多少时间。姬予就让秦简音在山脚生火做饭,说自己进山挖点儿柴胡,去去就回。
没错,做饭也是秦简音在这漫长的两三个月里被逼无奈学会的,否则遇不到客栈,荒郊野岭的,连顿热乎饭都吃不上。
尝试做饭的第一次,秦简音煮了一锅泛着幽幽绿光的野菜汤,姬予尝了一口,给自己扎了三针,连声夸他是制毒的天才,语气之嘲讽足以令秦简音毕生难忘。
之后秦简音汲取经验不断进步,现下不用姬前辈在一旁指导,也能成功地做出一顿饭了。
今天他做的仍旧是野菜汤,汤里泡饼,大冬天吃这个暖和。
他往锅里加了一撮盐,仰头看看阴沉的天空,百无聊赖地默背起书来。
没多久便开始下雪。
火堆旁很暖和,秦简音就没挪动,出神地看漫天飞舞的雪花。
雪一大团一大团往下落,逆着光,显得有些灰暗。他伸出手去接,但是因为靠近火源,雪花刚落进手掌就化了,仅仅在手心剩一点儿冰凉的水珠。
不知姬前辈多久才能回来,雪天路滑,他有些担心,想着,早知道应该跟去的。
就这么一个人安静地坐着,他莫名其妙想起了周诚。
去年这个时候,银甲军还在西征伐辰,他记得应该是到了殷城,在附近安营扎寨。
那时候大将军总嫌他穿得单薄,天天喊他多加几件衣裳,他被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