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善良可欺

第29章 茶馆(2/3)

两年前司权调去外地,知县一职便由楚阳接替。

或许从明面上来看,周念并不是飞扬跋扈之人,但实际他根深势大,青石县多少受其影响。

楚阳道,薛知州也算是个勤勉的州官,大概是身在官场,多少要如此行事仕途才能通顺。周念善弄权,又没留下什么把柄,自己对其无可奈何,上报无门不说,还显得软弱无能。

前任知县司权对周念过于关照,以至于周念掌握了不少权力。司权离任之后,基本可以说是留了个烂摊子,在管理一县事务时,楚阳难免感觉力不从心。

比如周念会向附近受灾的乡民借贷钱粮,约定来年偿还。看似好意,实则不是什么好事。

青石县年年遭灾,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极少有人能还清欠款,许多乡民债上加债,最后只好用土地相抵。

周念接管了地,却从不雇佣佃农,还把地圈起来不许人去,长年累月的,青石县民众愈发困顿,只能依靠县衙救济。

无地可种的乡民只好在山上开垦田地,然而水土流失,更加重洪灾。

可是即便如此,这地也不得不种,不然没有粮食,交不上赋税,等不到救济,饿死也是常事。

这样的问题持续了好些年,更不用说还有其他情况。

青石县太苦了,甚至有童谣流传:缺针还少线,米缸赛铜鉴。锅中无油盐,粮税年年欠。

秦简音听着只觉心酸。

吃完饭,楚阳要回青石县,问他现在要不要同去。

眼下时辰尚早,秦简音还想去发生灭门惨案的地方看看,遂称自己还有事,先与楚阳告辞,约定今日晚些时候再去。

姬予曾经说起十几年前两起灭门惨案的苦主身份,致仕的官员那家姓陈,原本的知州姓白。他向路人问了白府和陈府的旧址,顺路摸过去。

时隔已久,且有了新的生活计划,他也没存太多想法,心说看看便罢。

怀着这种想法,他牵着驴先到了城北的陈府去。

陈府破败多年,透过腐朽大门的门缝,前庭半人高的荒草隐约可见。门上还残留些深色的污渍,经历十数年风雨冲刷也未完全退却。

秦简音下意识猜测是血迹。

他随便找了个借口,向附近巷子久居的人家打听消息。

众人都说,那日半夜来了一伙蒙头蒙脸的贼人,搜抢完东西后杀人放火,速度快得很,几乎没有声响。

等四邻八舍发现不对时,贼人已经离开了。

此事极其恶劣,附近民众还忧心为何知州一直不曾派官兵来,结果后来等官兵赶过来才知道,白知州也在同一时间出了事,而且因为住得偏远,潜火军去的慢,等火被扑灭以后,府里那么多人都烧得认不出形状了。

传言纷纷,有说是谋财害命的,又有说是仇杀,上头来人查了一圈,最后也没个说法。

在自家门口择菜的大娘叹道:“说来可怜,白知州自己只有个七八岁大的闺女,还收留了好些孤儿,那么心善,老天不保佑好人啊。”

“是啊。”另一个婶子也在感慨,“谁想到竟出了那等事,那些孤儿也没逃掉。”

她们就这个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扯远了,秦简音悄悄离开,趁着还有时间,干脆又去了白府那边。

白府坐落于一个小巷子的深处,荒草丛生,只剩下残桓断壁。

放眼望去,整个巷子空空荡荡,只一家店开着,从挂着的布旗看,应该是个茶馆,在幽深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冷清。

茶馆门外挂着两个红色灯笼,并无其他装饰。

秦简音今日说了不少话,正觉得有点口渴,于是拾阶而上,抬手敲门。

“请进。”

一道淡漠的声音顺着风传出来。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门,瞧见柜台后面坐着个肤色苍白面容俊美的男子。

男子正在看书,披散头发,穿着一身玄色长袍,看起来约莫二十五六。

见有人进来,男子这才抬头,眯起一双深邃的凤眸,打量了一下秦简音,而后收回目光,微微启唇:“坐。”

并无起身招待客人的意思。

虽然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