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善良可欺

第30章 县衙(2/3)

饭就跟崔珏下乡去。

刚下过雨,空气里雾蒙蒙的。道路湿滑,路边的无名小花被雨水滋养,愈发显得娇艳。

一簇簇的蓝紫色野花上沾着晶莹的水珠,田间小路的草窝里积着浑浊的泥水。秦简音和崔珏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鞋子都被染成泥土的颜色。

农户们在田间忙碌,趁着月份还早,尽量补种些作物,因此并未有人在意静悄悄走过的两个人。

秦简音驻足观望一会儿,看见附近山上一片光秃秃的,稀稀拉拉没几棵树,于是招呼崔珏过去看看。

他们又艰难地在泥泞的小路上走了一阵子,终于到了山脚下,举头望去,半山腰都是大片开垦的农田,山侧还有前段时间连续下雨导致的泥石流的痕迹。

行到半山腰,他们遇见了一个蹲在溪水边洗手的农夫。

那人还认识崔珏,站起来朝这边远远望了一眼,迎上前来,“二位老爷怎么来李家庄了?吃饭了没?”

“吃过了,这位是,呃,秦师爷。”崔珏介绍道,“我们来这边转转,看看补种的情况。李春,你的庄稼栽好了么?”

“唉,这也没啥可弄的了。”李春叹气。

单靠手头一亩三分地可养不活几口人。他娘都五六十了,还得进城里给人浆洗缝补,要不然冬天吃不上饱饭。

聊了几句,李春邀请两人去他家坐坐。

李春一家就住在山势稍缓的地方,几间破烂的茅草屋,似乎连大风也挡不住。

屋子里有几滩积水,大概下雨的时候房顶还漏水。

听见动静,里屋有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掀开帘子探出头,李春便把他喊过来,介绍给秦简音。

这个少年叫李墨,是李春的儿子,平日里一边念书,一边帮着家里种地。

说起孩子,李春面上显露出几分自豪,顺带着又感谢了一番青石县的几个官员。

虽然家里条件艰苦,没有钱给李墨上学堂,但是县里几个官吏看这孩子争气,也好学,就出钱供他念书,去年李墨院试还拿了第一。

院试在各县都有考点,每年六月举行,县试、州试只在州城,时间上也一前一后,县试是一年一度的一月初,州试是三年一度的八月初。

听说李墨勤奋肯学习,秦简音便即兴考了他几道题目。

凡是课上学过的,李墨的回答都很不错,在学习范围之外的,听秦简音粗略解释后,也能有独特的见解。

秦简音内心暗自赞叹,觉得他虽然开蒙时间晚了些,可的确是个可造之材,有天分,也肯用功。

从前都是别人夸他,如今也轮到他夸别人了。

身处环境不同,他早就无意识地将自己和同龄人割裂开来。

临走了,李春送他们出门,李墨站在门框边,偷偷盯着不比自己大几岁的秦简音看。

秦简音若有所感,回过头来,笑着和他招了招手,“多努力,争取以后造福乡里。”

李墨微微错愕,反应过来后,鼓起勇气道:“秦……秦师爷,以后我下学的时候,能去县里找您问问题吗?”

不过只是被提问了几句,可他有种直觉,这个秦师爷是很有学问的,虽然看起来年纪轻轻,但要比学堂的夫子厉害。

秦简音怔了一下,随即笑意盈盈地说:“好啊。”

“他以后肯定有出息。”崔珏感慨。

这会儿才刚过晌午,他俩简单啃了点随身携带的干粮,又朝别的村子走去。

翻过一座山,秦简音看到一片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景象。

田地都是荒芜的,植被很茂密,全是杉树,就是没有人烟。

崔珏解释说,这一片就是提命侯的地盘,提命侯卖树不种地,还雇家丁在山上天天巡逻,不许人靠近,说是怕别人偷他的树。

如果是怕偷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派家丁严密防守。秦简音皱起眉头,问:“县里不曾查看过?他真的只是卖树?”

“除了树这也没别的了吧。”崔珏说,“那是他的地,他身份要比我们都高,税也按时交,每年州里都会亲自派人前来检查。有这层关系,县里也不好过问太多。”

听崔珏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