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20章 第 120 章(4/8)

,率先抬脚离开。

成晗菱很不满意∶"什么嘛,都不夸夸我的。"

霍谨博握紧她的手,轻声道∶"有没有准备我喜欢吃的"

"当然。"

霍谨博立刻夸赞道∶"郡主太贴心了。"

成晗菱顿时眉开眼笑,道∶"还是谨郎好。

听到两人的对话,成晟然眉心直跳,加快了步伐。

果然,妹婿这种存在就不可能讨喜。

吃饭时,成晗菱问起成晟旻。

成晟然道∶"皇上已经把晟旻调到定州,爹让他从小兵做起,若是吃不了苦就趁早滚回来。

定州是卫国边境,苦寒之地,和京城锦衣玉食的生活犹如天壤之别,对于成晟旻来说,第一步就是适应定州的生活。

很多时候,不是一腔热血就可以。

成晗菱道∶"坚持不下去正好,免得一年见不了几次。"

成晗菱巴不得成晟旻坚持不下去。

成晟然道∶"是他执意要去边关,若是灰溜溜回来,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说是受不了就滚回来,其实从成晟旻踏出那一步开始,他就没了回头路。

成运昶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是雾种,他只会训练成晟旻适应定州的生活,肯定不会让他当个懦夫。

成晗菱听言垂头道∶"定州有什么好的,爹在那里待了一辈子,二哥也要如此。"

她不是不知道家国情怀,可她私心里还是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一起。

托天香教的福,他们已经把四大盐商和苏州官府勾结的证据收集齐了,成晟然的工作就轻松很多,只要去调查那些证据属不属实,然后把那些人悉数革职,换成他带来的官员便是。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知府马如龄比起其他人,犯的错不算大,而且之前他也算立了功,再加上霍谨博帮他求情。

成晟然没有将他革职,只是官降几品,贬到其它地方当县令去了。

比起其它被革职甚至抄家的人来说,马如龄的下场明显要好一些。

霍谨博会帮马如龄求情,不仅仅因为他办事还算得力,更重要的是在天香教对马如龄的调查中,发现马如龄的背景并不简单。

他似乎和京城某个大人物关系密切。

只是那人是谁,天香教并未查出来。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并不妨碍霍谨博结个善缘。

反正马如龄的罪行可轻可重,全看成晟然如何处置。

等成晟然处理完苏州的事,三人便一同踏上回京的路。

等他们回到京城,已经是永康三十二年的十一月。

霍谨博的十九岁生辰都是在船上度过的,成晗菱给他准备了礼物。

一件她亲手绣的锦袍,或许是得了霍谨博送戒指的灵感,成晗菱在锦袍的领口和袖口处都绣了菱形图案,周边还点缀了花边,好看又精致。

将礼物送给霍谨博时,成晗菱霸道道∶"只要你穿着这件衣服,看到这些花纹便会想到我。''

回到京城后,霍谨博并未立刻进宫见永康帝,永康帝特意传口谕让他好好休息,明日再进宫。

这一路风尘仆仆,确实挺累了,将成晗菱送回国公府,霍谨博便回王府休息,

次日一早,霍谨博进宫面圣。

"儿臣给父皇请安。"

"免礼。"

永康帝亲自扶起霍谨博,笑道∶"这一路辛苦你了。"

霍谨博道∶"江南风景很好,儿臣很高兴能有机会去江南看看,儿臣还去见了怜翠姑姑,她过得很好,儿臣听怜翠姑姑说了很多母后的事。

永康帝∶"朕听说你让人看护你母后的故居你有心了。"

霍谨博敛眉道∶"怜翠姑姑说母后是个极好的人,儿臣无缘见母后一面,能做的只有这些。

永康帝叹气∶"是朕没有照顾好你母后,要不然你我父子何至于分别十八年。"

他的儿子聪慧孝顺,若是养在身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