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役男子田径队里排在前十。”
“女子百米运动员的最顶级水平只有105-106,然而她们的后程40米却远强于只能跑105-106的男子运动员,足以和1030以内的男子运动员媲美,甚至超越。”
“所以说,选拔后程强力的女子运动员,能够快速提升我国女子接力队实力,从而带动整个短跑队的训练积极性。接力不需要起跑,后程强势的运动员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世界上最顶级的短跑运动员,无论男女,都是后程型。前程型运动员虽然利于培养,但”
“咳咳——”一阵咳嗽声打断了金雪的发言。
“选材这事,关系深远,一次变动便会影响一代运动员,我认为还是保守些为好。”又一位穿着皮大衣的老者皱眉道。
“是啊,无论是乔伊娜还是汤普森,全都是黑种人,跟我们黄种人不一样,体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金教练您自己当初也是后程型运动员,吃的苦不少吧。”
听得这话,不少人都将目光移到了金雪的左脚上,似乎是发觉不太友善,这些目光只停留了一瞬间,便又胡乱逸散而去。
他们都知道,金雪的左脚在年轻时因为训练手段不科学受了毁灭性的大伤,至今也无法治愈。
在他们看来,改进运动员的选材模式牵扯的东西太过庞大,没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险。
“你先下去吧,这个我们可以以后再谈。”主持会议的负责人下了逐客令。
金雪神色平常地走下台,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她心里也清楚,自己毕竟只有36岁,是首都体育大学最小的几个教研人员之一,人微言轻,有些东西仅靠自己是很难改变的。
散会后,金雪回到家中。
由于钟情于短跑事业,金雪到现在还是独身一人。她每天的生活便是读文献、翻译资料以及带队训练,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多余的娱乐活动。
今天,金雪却没有和往常一样阅读文献,简单洗漱后,她便躺在沙发上,静静地,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十九年了
看了看自己的左脚,金雪突然有些恍惚。
2002,十六岁那年,金雪在江南省高中生运动会上,以11秒66的成绩打破赛会记录并拿下运动健将资格证书,当时的省队大喜过望,立刻把她当做最好的种子级别选手培养。
很快地,金雪也开始了200米,乃至4乘100米接力的系统训练,并且也在十七岁那年达到200米运动健将资格线。
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份出色的天赋,年轻的身体被过早透支。在一次城市邀请赛上,金雪的脚踝由于长期疲劳导致过度劳损,在200米急速过弯的强大压力下瞬间撕脱。
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关节损伤,也宣告着金雪职业生涯的终结。好在还有另一条路,她凭借自己两大健将资格证书免试进入首都体育大学的运动生理学系,开始了自己退居二线的研究工作。
要是没有受伤,继续跑下去,我可以跑多快呢?
10秒9?10秒8?还是
带着一身疲累和些许遗憾,金雪沉沉地睡去。
梦里,金雪看到了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的画面。灯光是那样耀眼,金牌的触感是那样真切,一切都仿佛她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般。
金雪往常也会做这样的梦,毕竟每个运动员都有站在领奖台上的梦想,金雪小时候,也曾向往着为华夏田径获得一枚金牌。
只是从前的那些梦,金雪都看不真切,而今天的梦境中,恍惚间,金雪似乎看见了领奖台后方的背景。
那是相互连接的五个环。
“笃笃笃——”
“小雪?小雪?醒醒!八点四十五啦!快点!十点就检录啦!”
迷迷糊糊间,金雪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睁开眼,天花板上挂着老旧型号的电扇,自己枕边的手机不知到了哪里,取而代之的,是硬如砖头的经典型号按键机。手机上赫然显示出2003-03-12的字样。
我这是?穿越了?
金雪环顾四周,这个地方特别熟悉,即使阔别了十几年,她也一眼就认了出来,城北体校的女生宿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