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让人有点着急。
接连几天,柯颖维都往东海副食品市场跑,就是为了看柑橘的销售情况。
家里也在着急等消息,如果果子卖不出去,明年东海还会再采购吗?
那大队卖不出去水果,那柯颖莲不就受影响了?
他们要不要帮忙想想办法?
第五天,柯颖维再去,发现柑橘一下子就畅销了,而且买的都是女孩子。
他听到一些女孩子说,把柑橘放箱子里,衣服都会染上那香味,可好闻了。
“……”柯颖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但这事就这么流行开了,一千斤的柑橘没两天就销售一空了。
采购主任和老韩都惊呆了,这算是高价水果了,竟然卖得这么快?
主任一看,忙发电报给三间大队,表示想回购。
而位置偏远的造船厂,此时还不晓得城里的流行,柑橘直接收入仓库,准备腊八节当福利分发。
齐祯和李康健到达海市比高松晚了一天一 夜,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齐祯找了几个人帮忙把柑橘从车上搬下来,把整个货运站台占得满满当当的。
李康健去找运输队,齐祯留着看守这些柑橘。
在他看守的这段时间,又有好些个人上前来问需不需要搬运工了。
海市人多,工作少,凡是能干的活都要努力接。
齐祯拒绝了,但还是有人不死心留下来等,这么多东西肯定是需要人的。
等待的间隙,刚才请的几个人又回来,他们跟齐祯套近乎,表示等会可以帮忙搬上车,可以算便宜点。
唠嗑的时间过得有点快,但李康健还没回来。
齐祯眉头紧皱,李康健是没胆子跑的,就怕他是夸下海口,实际上办不来事。
这聊天的人里,也有有眼色的,直接问他想把这些货送去哪里,他可以帮忙联系司机车子。
齐祯一直没松口,他在等,也在赌。
一个半小时后,李康健鼻青眼肿的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晒成古铜色皮肤的中年男子。
齐祯站起来,紧盯着李康健:“怎么回事?”
“你就是齐祯?我是海市运输队三队队长郑涛。”
“你好,我是来自庐北省的知青齐祯,很高兴认识您。”
刚才蹲着的人中,一个中年人站起来,笑着打招呼:“郑队长,又见面了。”
郭涛看了那中年人一眼,点了下头,“你们是要运去第一百货公司对吧,先搬上车吧。”
齐祯点了几个人搬运工人,手脚麻利地开始往外搬东西。
齐祯给郑涛递了一根烟,跟他了解情况。
原来李康健确实是找到运输大队了,他也真的有个表亲在运输大队,但是人家休假,这两天都不上班。
而现在已经傍晚了,天都要暗了,大家都不想干活,自然都不接这突来的、零散的单。
李康健着急,说话就不中听,被运输队的几个小伙子给打了。
郑涛本来准备下班的,碰见了,就把这事给揽过来。
“你这个同伴人情世故不行,得多学学。”郑涛总结道,出门在外,有求于人,说话可不得当孙子吗?
齐祯连连道是,并且再三感谢郑涛。
一车子运不完,齐祯带着几个人跟车去百货公司卸货,让李康健守着。
李康健点着头不说话,心里委屈得不行。
到了百货大楼,齐祯带着人卸货,跟采购处的干事对接,这些货称还要再称了入库,要花的时间可不少。
郑涛又跑了一趟,把剩下的柑橘都载了过来。
齐祯和郑涛结了账,拿到了单据,拿了一袋三十斤的柑橘给他作为谢礼。
人家工作之外的时间帮忙,还帮着装卸,齐祯心里感激,特地留下了郑涛的联系方式,以后或许还能用上。
郑涛没拒绝,他经常帮着接一些别人不愿意跑的单,收到的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