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大队的人掰着手指头算着齐祯他们到达海市、万市的时间, 盼着有好消息传来。
每天见面,必聊的话题之一就是橘子卖出去了吗?齐知青什么时候回来?
就连其他大队的人也跑来打探消息。
特别是东红大队的人,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明明他们有最早来的知青, 他们也有果园, 离林场又最近, 怎么就没有这等好事?
一转眼, 一周过去了,大家的话题还是没变。
柯颖莲和马晨父子三人把果园剩下的果子全都摘下来了,开始进行冬季防冻、施肥、剪枝等处理。
而那两棵双丝柑也到了采摘的时候。
双丝柑的皮比橘子还要厚, 香味更淡一点且偏酸,果肉也是一样。
但是个头是真的大。
两棵双丝柑竟然摘了近三百个果子, 可谓是有史以来最高产了。
除了双丝柑, 大队仓库里现在剩下大约还有三百斤左右的柑橘, 都是个头小的、不好看的。
马建国可还记得叶山说的话, 特地捡了两袋, 一袋给叶山的,一袋是送到公社办,看能不能聊下公社果园的事。
他问过马晨和柯颖莲, 如果现在培育柑橘树苗, 最快几年能结果。
两人都说是三年,他其实是犹豫的, 公社能等得了这个时间吗?
但无论种什么水果, 前期都必须有这个投入的。
所以马建国决定争取一把,毕竟这个果苗的收入也是收入。
他先去找的叶山。
叶山接过袋子,就闻到了浓郁的香味,只觉得精神一振:“这个果子好!你们都卖出去了?”
“差不多,剩一些长得不好看的。”
“丑的甜。”叶山又问, “油菜种下去了?是那个女知青负责的?”
“对。”
“你们大队可真是捡到个宝。”叶山拍拍马建国的肩膀,“天生会种田,以后你们大队的菜种要抢手了。”
马建国摇头:“再说吧,我去公社办一趟。”
“行,你去吧。”叶山看马建国走了,剥了一个橘子吃,当场就决定要买几斤送去丈母娘家。
过了半个小时,马建国沉着脸从公社办出来。
三间大队的橘子他们也都尝过了,也都赞不绝口,但是提起公社果园的事,却是顾左而言他。
马建国碰了一鼻子灰,心情不爽,公社不种就不种,他们大队自己扩建果园。
地不够,就跟山民那边合作。
有知青们帮忙,再多的果子肯定能卖得掉。
他刚走出百米远,听到身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回头一看是大勇。
“大勇,你今天怎么来公社了?”
“来公社换点东西。”大勇叔说,实际上是知青点那边没有他能换的东西了,要不他才不来呢。
两人边走边说,都是走惯山路的人,脚下健步如飞。
“我听说你们大队的知青把果子卖去大城市了,有得挣吗?”
马建国侧头看就大勇,“你们村寨有想法?”
“年轻人要娶媳妇,娃娃要吃饭穿衣,哪样不需要钱。你们大队的知青有本事,希望也能帮我们把山货卖一卖。”
“这事不好说。”马建国摇头,“扣除路费、人工费等支出,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钱。”
他们距离繁华的大都市太远了。
两人刚走到岔路口,往右边走就是去林场的路,就看到江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从小路过来。
“大队长,大队长,有你们的电报,好消息呢!”江邮递员看到马建国,举起一只手用力挥着。
两人停下来,等江邮递员到了跟前,“江同志,什么好消息?”
“喏,万市来的电报。”
马建国心里慌了下,忙拿过来,发现是东海副食品市场采购部发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