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副本暴富[年代]

第74章 端午(2/3)



知青点晚饭就是豆角丁炒鸡蛋、蒸茄子、肉沫炒灰耳、青菜猪肝汤、还有一大盘的炒空心菜。

这是知青点难得这么丰盛的一餐了。

王绍把豆角鸡蛋分完,感叹道:“真希望小鸡快点长大下蛋,我们就能天天吃鸡蛋了。”

“不只鸡蛋,说不定一两个月我们都能吃炖鸡肉。”李白宾笑着说,“毕竟我们也有知青养鸡场。”

他对养鸡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些天他已经把养虫子的材料都准备得差不多,就差实践了。

齐祯说:“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大队尝到养鸡的甜头之后,肯定也会想要扩大养猪规模。

知青们对未来还是充满期盼的。

这些菜油水不大,但王绍的手艺好,都很好吃,柯颖莲愈发想把自己背包里的存货交给他来处理了。

但也只能想想而已,想个借口简单,问题是人家要信啊!

就这边的环境,哪杀了头猪,附近的大队都晓得,谁家买了什么大家都清楚得很。

这么小的地方,黑市都是个陌生的名词。

柯颖莲抱着满背包的物资,频频叹气,太难了啊!

端午后,大队果然派人来把知青点附近的荒地给犁了并收拾出来。

男知青都过去围观,确切地说,他们对犁地感兴趣,然而这活是大队社员专属,知青们还不能上手。

地整好之后,马建国和马逢春过来看了看,象征性鼓励了柯颖莲几句。

柯颖莲能给出多少惊喜,只能随缘了。

马柑马橘兄弟俩也过来看过了,很积极地出主意。

他们家种果树,还是有些制作肥料的窍门的,必要时,他们很乐意帮柯颖莲一把。

柯颖莲让他们放心,她有办法。

之前屯了那么多沃土符,这会就能派上用场了。

这些试验地大约有一亩六分,相相当大了。

柯颖莲分了六分种地瓜,六分种玉米,剩下的四分地,花生黄豆各一半。

种地种下去不难,难的是挑水浇水。

齐祯和高松不用柯颖莲叫,主动帮忙。

秦素芸应该是有跟齐祯说过,他私底下道了歉。

这六分地的地瓜,有一半是红心苗,另一半是白心的。

柯颖莲鉴定的时候,这两种地瓜苗的数据都一般,纤维多、味道一般,产量也上不来。

而大队的地瓜主要储藏方式是切片或切条晒干,说实话,口感一点都不好,柯颖莲真的都吃腻了。

本来的种植技能,加上木能心能,柯颖莲种植植物百分百成活,植物优化的方向,也能随心掌控了。

关于这两种地瓜的生长方向,柯颖莲在本子上写了很多,才选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组合。

白心地瓜高产、耐旱、耐贫瘠,淀粉含量高,不好就是口感差、纤维粗。

红心地瓜高产,个小味甜,耐存储。

而两种地瓜的地瓜叶也不同,白心的叶子粗,红心的叶子细腻,清炒起来丝毫不必空心菜差。

至于玉米,主要优化方向还是产量,抗倒伏和抗虫害,至于口感和味道,暂时先不考虑了。

而花生和黄豆,也都是冲着高产去的,而黄豆有肥地的功效,看看年底的收获怎样,明年可以把大队所有边边角角都种上了。

柯颖莲还找何婶子、刘婶子要了点红豆、绿豆,种在周围。

毕竟沃土符的范围挺大的,总不能便宜了杂草。

“柯知青,有你的包裹单。”李白宾刚从大队部回来,“你要自己去取,还是托人去?”

“我看看,如果能借到马或骡子的话我就去。”柯颖莲当然想出去走走。

大苗这两天应该都在何璐家待着。

家里的包裹寄来了,她得催一催石在松,她要的平安福弄好了没。

柯颖莲最终还是没能亲自去拿包裹,何璐接了个急病病人,骑马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