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后没多久,三皇子夏祥就举行了成婚仪式,娶的是忠顺亲王的外甥女裴氏,也是出身王侯之家。
南柯国有制,凡皇子、公主,必得成婚、出嫁之时才能获得封号,皇子也才能出宫建造自己的府邸。
三皇子完婚不久,便被圣上册封为裕王,并于宫外建裕王府。
与此同时,甄太妃接到来自江南的家书后身体就开始欠安,后来更是终日缠绵病榻。
圣上忧心太妃的身体,便命江南甄家进京探望。
贤妃亦是焦焚不已,无他,而是她深知依照圣上对太妃的感情,到时太妃万一有个好歹,少说一、两年内见不得婚嫁事,申椒已经十八,再拖两年,可就到二十了!
原先她说申椒“老姑娘”或许有些言过其实,可要真到了二十再论亲,会叫人笑掉大牙的,即便嫁进去了,也难免会因此事成为他人的谈资。
这是她这个做姑母的不想看到的。
咸福宫。
“姑母!”
贤妃见申椒到了,忙将她拉到一边坐下,随即将太妃病重一事跟她大概说了一下。
申椒自小在宫中长大,自然听懂了贤妃的弦外之意,因着心中有事,于是低了头,不发一言。
贤妃见她默不作声,愈发焦急。
“你怎么回事?平时大大方方的,怎么这种时候反倒扭捏起来?”
申椒张了张嘴,想开口,可话到嘴边又停住,如此反复,把一旁本就心焦的贤妃急的无可奈何。
“你这孩子到底怎么了?啊?有话就说呀!别吞吞吐吐的,你要急死姑母呀!”
申椒心中细思一番后,到底红着脸,凑到贤妃耳边……
贤妃听完,脸色虽缓和了下来,可依旧蹙着眉,沉吟好一会儿后,才道:“的确棘手。”
不过有了人选就好办多了。
于是转而拍了拍申椒的手,温声安慰着:“放心,好不容易有了合眼缘的,姑母定为你办妥。”
申椒闻言,脸上的红晕更深。
贤妃见着平时雷厉风行的侄女如今也做个女儿态,不由得又是一番打趣。
因着夏顼近日忙着在甄太妃处侍疾,贤妃便将申椒留在宫中住了几日。
黛玉经上次一事后,心中感激她,与申椒较之原先走的更近,往常只有申椒去找她玩,而今也会主动到咸福宫串门找申椒。
五公主还因这事吃了飞醋,闹的黛玉又好生将她哄了几番才罢休。
贤妃则拣了个适当的机会与夏顼提了这事,要求将春江大会当日,未曾娶妻、未有婚约的新科进士画像找出来,让申椒亲自辨认。
本来这事是于礼不和的,可一来,贤妃是“宠妃”,既是“宠妃”,那么有点特权也情有可原;二来,夏顼身为枕边人,非常了解贤妃对这事的忧心重视程度,所以十分痛快的应允了;最后吧,这的确也算不上什么大事,隐蔽点、低调些,没人会去触这个霉头。
其实贤妃也在赌,申椒是她看着长大的,申椒提起那事时羞答答的模样她都看在眼里,她也是过来人,很能体会个中滋味。可事情难就难办在,申椒看中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娶妻或是有没有过婚约。
没有的话,皆大欢喜;万一有,再好也不能嫁!
虽然申椒隐约透露,那日见着的可能是林家那位哥儿,然而婚姻大事,岂容儿戏?弄错了,岂非要陪进去一辈子。
所以啊,目前唯有小心再小心。
好在经过申椒确认,那日她见着的的的确确是林清,没有娶妻亦未有婚约,还是个“才貌双全”的探花郎。
出自姑苏林家不说,连林如海唯一的女儿也早早与她们相处融洽,到时嫁过去,还能免了“姑嫂”之争。
常言道:姻缘天定。
如今想来,确有几分道理。早先为着这事忙里忙外,到了,“机缘”竟就在眼前。
可知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所以缘分这东西,真妙不可言……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夏顼一道召令,就将林如海召回京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