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那夏小姐可是夏家独女,要是娶了她,那得少奋斗几辈子啊。”
“是啊是啊,夏老爷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到最后还不是得便宜了女婿。”
秋月明小声感叹:“可恨我不是男儿身啊。”
秋故渊不想理她,怎么,难道换个性别就要去娶人家吗?
秋月明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她可是有老公的人。
吃完饭他们就马不停蹄的走了。
比武招亲,不看也罢。
“小鱼儿,你想去哪里看看啊?”秋月明跟他商量。
秋故渊已经看过很多书了,也对小时候住破庙的经历有些印象。
这些年他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是师傅给他的庇佑罢了。
“我想在村子里生活一段时间。”秋故渊答道。
秋月明想了想:“那也行,就让师傅当一段时间的猎户来养你吧。”
说干就干,师徒俩置办了些东西,看着地图找了一处村子,安家在了不远处的半山腰。
为了方便,秋月明易容成了男子,对村子里的说辞就是逃灾的猎户。
因为一应文书齐全,又带着孩子,淳朴的村民很快就接受了他们两个外来户。
这也是秋故渊第一次亲眼看到秋月明是怎么融入到这些人里的。
秋故渊其实一直觉得他们没有读过书,虽然不至于看不起他们,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
但是秋月明就能轻轻松松的跟他们聊怎么选种,怎么耕种,还有这些年的天气和收成,并且真诚的赞美他们渊博的农业知识。
秋故渊沉默了一路,晚上在借住的人家睡觉时才悄悄跟秋月明说:“是我太过浅薄了。”
秋月明倒是觉得这没什么,毕竟他还小,带他出来游历,不就是在人生百态间收获更多吗。
“小鱼儿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已经很好了,世上没有完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就足够了。”
说什么名垂千古太过遥远,人只是在自己的路上不断前进,至于结果如何,还要后世评说。
师徒二人就安安生生的在这个村子里住下来了,有村子里的人帮忙,秋月明他们的小木屋几天就建好了。
两间卧室、厨房、洗澡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秋月明上山打了两头野猪给大家分肉,至此算是很顺利的融入了这里。
因为秋月明的肉,村子里的小孩儿也很热情的带着秋故渊一起玩儿。
每天除了完成秋月明留的课业,秋故渊就认认真真地跟着村子里的小孩到处跑,去学一些他们祖祖辈辈的经验。
“小鱼儿,去给王婶儿送一只野鸡,请他们家帮忙打一些家具。”
秋月明躺在两棵树之间绑的绳子上,慢悠悠地吩咐要出去玩的秋故渊。
“知道了。”
秋故渊大声回答,然后提起了被秋月明剪了翅尖又绑住的野鸡走了。
秋故渊短短几天改变还是很大的,至少愿意跟着这些小孩子上山下水到处跑,虽然看着还是把他们当学习的工具人,好歹还是愿意交流。
直球向来克腹黑,这些不懂大人们弯弯绕绕又真诚淳朴的小孩儿,是克制秋故渊的利器。
在村子里生活每天都得需要大量的柴火,秋月明上山主要是为了打猎,砍柴什么的还是算了。
秋故渊出去玩儿的时候就叫上村子里的小孩儿去捡柴,秋月明在家做些吃的当做报酬。
现在八九岁的孩子都能当做半个壮劳力了,他们捡点柴就能得不少肉,让他们的父母都很不好意思,会时不时地带点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过来。
村长家的媳妇还来找过秋月明,他们父子二人讨生活也不容易,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
她的头发整整齐齐的盘着,用布巾子包在脑后,人有些干瘦,看着有些严肃,说出来的话却很温和:“你们父子总要为以后打算才是。”
她详细说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花销,针头线脑棉花布帛,还有万一生病了更是一大笔支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