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事主对面正襟危坐。
范嗣同:“如今,天下疲弊,混乱不堪,大周将倾,作为大周官员,吾本应该与汝血战到底,死守城池,诚然,大周□□民不聊生,底下又有禽兽之人行畜牲之径。”
总结发言,铿锵有力。
“官,商,士勾结,包庇罪犯,残害百姓,阳城年轻,美者,无论男女,十虐十死,无一生还,深坑尸填,全城白灯,欺压至此,何以反抗?无之,每每思及痛心疾首,又无能为力,天可怜见,施暴者死于荒野,吾趁机审案判刑,如今汝等携兵势不可挡之袭来,周围百官因秦死无孝敬,怒及阳城拒援,吾求生替全城百姓谋一出处,降之,吾不忠于朝,吾愿死,但求善待于民,死已无悔!”
范嗣同说完,喘着粗气,眼睛发红,愤怒彰显在脸上,面庞发青,看起竟有一丝狰狞可怕。
沉思,警惕。
王明熙反复思考这些话的意思。
范嗣同的话比较通俗易懂,总结发言是以大周朝施□□作为背景,后面取一小点阳城作为突破口,细说现状,揭露真实,字字血淋淋。
这要是发表公布天下,即使有齐王加盟大周朝,估计也是不能把大周掰回去吧?
不懂装懂,视为可耻,不懂就问,传统美德。
王明熙求问道:“范相,你们降了就都是岭东的人,自然会善待,有田有地有房子住,吃的也会按情况救济。”
说完上处优待俘虏的措施,抛出疑问:“你这慷慨激昂,怒而成章的文,除了字面意思,还有?”
又当□□,又立牌坊?
上面范嗣同说自己降是不忠,可他也明明说了他是被大周朝逼的,虽然不是大周朝强行逼迫,但是下面的百官逼的同等于大周朝,他要是还坚持那可笑的忠义,上万百姓将血溅阳城,此文一出谁还说他不忠?只会夸他纯善至极,是为大义者。
别人降是战降,与他这比起来,是米粒同皎月的区别,那牌坊立得老高了。
泛红的眼眶还有一点湿润,这不是眼泪,是身体应激产生的生理盐水。范嗣同又恢复了正儿八经的木板脸,他说:“我这个人一生为大周朝鞠躬尽瘁,到头了落得如此下场,心有不甘,所以能踩踏当然会尽量踩踏,至于名声吗?随带捞一把,到了你们岭东位置才能高一点啊!”
说好的两袖清风,高风亮节呢?就这?
你们文人真可怕。
洪太师走的时候也阴了曹浩一把,使君臣产生嫌隙。
道神帝之死感觉也隐隐有联系,细思极恐。
他想起来自己父亲也是一位被挤兑愤而离朝的大臣,只是他经常爱怼王传礼,把这茬给忘了。
如今想来,内心的小王明熙瑟瑟发抖,静如鹌鹑。
当然他面上不能怂,镇定的拿起茶杯,喝口茶压压惊。
附和道:“大周倒施逆行,横政爆敛,剥削人民,放任贪官污吏鱼肉乡里,屠杀难民,豪取强夺,罪罪当诛,简直十恶不赦,范相此等良举救人民于危难之中,愿以死相抵,可谓爱民如子,怎敢当死,应立为大夫也!”
抨击共同敌人,抬高身份,王明熙现学现用,有模有样。一个字很赞。
范嗣同
他太阳穴青筋跳了一下,气定凝神,“到此为止,再说就过了。”别人也不傻,在说就是演,行业捧杀了解一下。
王明熙点点头。
本来也就打算到这里了,范相要是再要求进一步夸赞,他就是收刮肠子也找不到形容词了,只能白话骂战了。
显然范相很爱惜羽毛,没让他在说下去,他悄悄松了一口气。
王影见缝插针,忙进来在王明熙耳边一阵低语。
王明熙嘴角慢慢上扬,眼睛发亮。抓到一条大鱼啊。
范嗣同静默,但他闻到了阴谋得趁的气息。
不知道这小子在钓什么鱼?
王明熙搓搓手,左右而言其他,“范相,这茶好啊!”
水杯里的茶水,讲真不能算好,简直是很差。秦寿死后各方面都有打压,范嗣同为了救百姓除了把有限的粮草施粥了,自己家底也卖了,如今穿的都是粗布麻衣还带着补丁,那等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