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反转人生

第二十八章 投名状(2/4)

来!抢个小老百姓有甚意思?窃钩者为盗,窃国者为侯。要做就做天下最大的窃贼,窃国!

武大一猜,恐怕又是王伦在压制着这几个家伙,只敢守着官道发一点小财,不痛不痒的,也不会引来官府的攻打,窝在这里过自己的小日子。典型的小农思想,鼠目寸光。

武大也不生气,心平气和道:

“我给几位哥哥分析一下,咱们抢官道的害处,几位听听有没有道理。”

“抢劫官道获利微薄而害处极大,官道经过的都是四方客商,咱们抢劫一次,坏名声就会随之传播开来,年深日久,恐怕咱们那条官道早晚废掉,不知到时候咱们吃神马?而且,恕我直言,夜路走多了终究会遇见鬼,官道上不惹祸便罢,惹祸了就是灭顶之灾,不一定啥时候点子背就会招惹上咱们惹不起的角色。”

“而且,咱们还要仰仗那条官道打探消息,人都没了,还打探神马?相反,咱们应该保证那里的安全,让官道繁荣起来,这样我梁山,盗也有道的名声才会四处传播,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归附。涸泽而渔决不可取,咱们应该把打击目标定在那些为非作歹的土豪劣绅身上,这些人可是个个富得流油,干成一票比抢一大群客商获利更大,关键是咱们这么做了,必然能得到附近百姓的拥护。这才是咱们能不能做大做强的根基。”

武大一番长篇大论,顿时掀起了热议的气氛,其实这些家伙又不是真傻,会参不透其中的利弊?就是王伦自己也心知肚明。只是他一贯保守,打的主意就是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屁股决定脑袋而已,与智商无关。

武大这个鲶鱼搅乱了这一潭死水,明着是讨论梁山的路线问题,暗地里却实打实的动摇了王伦的统治根基。

王伦有些慌了,于是不假思索道:

“投名状不可更改,其余的就不讨论了,不过我可以给你放款条件,不局限目标,你们可以自己挑选,最迟三天,必须完成。”

一场大讨论戛然而止,武大却已经发现了王伦的外强中干,没有高手坐镇,没有雄心壮志为头领们带来利益,底层士卒得过且过,只要自己站稳脚跟,架空他轻而易举就能办到,何况,朱贵根本就和他不是一路人,想靠杜迁和宋万撑场子,就是个笑话。

武大从没有想过像晁盖一样血淋淋的上位,那只是最下成的手法,后患无穷。晁盖自己就死于阴谋,就是明证,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你怎么对人家,人家也会怎么对你,天公地道的事情。

在这一方面,大名鼎鼎的瓦岗寨就是最鲜明的例子,瓦岗在正值如日中天的时候,爆发了内部争权,李密杀了昔日的大哥翟让,强势上位,固然他做到了大权在握,却失去了原本士气高昂的民心和内部凝聚力,实力很快就断崖式的衰落,最后消亡。

殷鉴不远,武大不到最后关头,都不会杀王伦夺位,尽管,他实在太容易杀了。

武大要的是上下一心的梁山,是一个可以健康发展的梁山,如果一开始,就把他的基因里注入了血腥抢夺的因子,梁山最后必然也会亡于内斗,这不是宿命论,而是因果逻辑,无可更改。

大会散去,武大三人也分到了住处,三人聚在一起,林冲问道:

“这投名状你有何想法?”

武大信心满满道:

“这梁山真是坐宝山而空手回,暴殄天物,我敢打赌,他们从来没有骚扰过那些为祸乡里的大地主,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这些人根本就不会想到我们会打他们的主意,明天我去请教朱贵,他熟悉四周的情况,咱们筛选出一个民愤大一点的地主,干他一票,只要有利可图,我敢保证,就连杜迁宋万也上杆子来和咱们交好。我就不信小猫咪他不吃鱼!”

“王伦,如果还不知悔改,搞不好他就是个光杆司令,没牙的老虎,谁还听他的?”

三人笑得欢快。

天亮后,武大便溜达着去找朱贵,经过昨日的一番互动,武大也觉得和朱贵天然亲切,能当做后备盟友考察,政治,说白了就是多拉拢人,造成大势,自然而然就有人归附麾下。

朱贵招呼武大坐下,随意问道:“还是为了投名状的事?”

武大笑眯眯道:

“是啊,随便杀个人交差,这种破事咱不干。我想让哥哥给我挑个合适的目标,最好是附近欺男霸女,坏事做尽那种,杀了我也不会不好意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