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没办法,消息太劲爆了!农场服劳役?全家贬为罪囚!真是大快人心啊!不过锦衣卫是什么?以前怎么没有听过?难道是新成立的衙门?
像寿光这样的事情在梁山管辖的府县纷纷上演。锦衣卫也第一次亮相人前,一举奠定了他们的赫赫威名。特别是官员,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意味。这么多的贪官,怎么发现的?谁发现的?关键是件件桩桩都查有实据,无可抵赖。这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专业的技能,毕竟没有那个贪官会毫无遮掩的干坏事。所以,这个锦衣卫只可能是早就有了,一直在监视着大家!
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合着原来大寨主早就给自己配了一副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文武百官呢!位置的才是最可怕的,武大就是要在这些贪官的头上放着一把随时会要命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东平府。
吴用贼头贼脑的走进了公孙胜的住所,看着这厮家徒四壁,却自己一个人有酒有肉,吃的狼吞虎咽的,忍不住抑郁道:“你很穷吗?堂堂梁山军师,家里搞得像个猪窝。好歹整点家具,撑撑门面也好啊!你这个鬼样子,谁敢来你家里玩?”
公孙胜斜着眼一副鄙视的眼神:“你不就上赶着跑来了?咋的?害怕了?”
吴用三两步窜了过去,压着嗓子叫道;"废话!你不怕?你我可都是跟随晁盖上山,晁盖和宋江私下里干的勾当别说你一无所知!我能不怕吗?“
公孙胜慢条斯理的递给他一杯酒,嗤笑道:”你怕个锤子?跟你有关系吗?还是你也参与了?别忘了,那两个家伙早死了,大寨主要是迁怒于人,你我早就脑袋搬家了。别疑神疑鬼了,大寨主早就知道,咱们早就改换阵营了,不会株连的。放宽心!“
吴用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有点心里没底,经过公孙胜劝说,这才放松下来。
就连吴用都心惊肉跳,别的官员就更加心里没底了。武大也知道不能再让这种情绪蔓延了,于是签署了一大堆的晋升令。有下就有升,官位出了很多的空缺,武大按照程万里提供的名单,对照锦衣卫密档,快速提拔晋升了一大批的官员。利好消息一出,惶恐不安一扫而空。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这些升官的消息给吸引走了,那些贪官的下场顶多会被茶余饭后偶尔提起来充作谈资,再也无人关心。
樊洛阳等人则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梁山的政权改组上,这个才是足以影响梁山千秋伟业的大事。相比于这件事,区区几个官位的升迁、几个贪官的生死无足轻重。
樊洛阳、李助等几个军师私下前来见武大,沟通基本的构思。
樊洛阳喝了一口茶水,轻轻说道:”主公,我们有一个设想,那就是先给您推举一个尊位,侯爵和公爵都可以,和我们的实力相配。我们拟定了几个尊号,’齐‘或者’梁‘、’鲁‘。主公觉得哪个更好?“
武大没有觉得奇怪,”齐“和”鲁“都是取自梁山地处齐鲁之地,”梁“则是梁山的简化版。只不过齐、鲁都地域性太明显了,不符合梁山提倡的汇集五湖四海精英的理念,反而是这个”梁“既不凸显地域的界限,又完美的代表了梁山,绝了!武大立刻拍板道:”就叫(梁)吧!挺好的,一听就囊括了梁山的底子。不忘本!”
樊洛阳从善如流道:“好的!那您就可以定尊位为’梁国公‘,以咱们梁山现在的实力,支撑起一个公爵的位分绰绰有余。您就以凉国公府开府建牙,分封属官,统御我梁山所有属地。”
武大问道:“官制呢?大宋的官制有优势,可是弊端更多,所以最好经过筛选,优胜劣汰,我们取其精华。”
樊洛阳一听就知道武大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制定官制是个严谨的事,还是先听听武大有何见解为好。于是说道:“官制非一朝一夕就能决定,不知主公有何意见?”
武大也不藏私,侃侃而谈道:“咱们现在的地盘还小,白纸一张,正是打下基础的好时机。所以我想提倡一点,那就是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为此哪怕我们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有了我们的努力,我相信一定会培养出符合我们梁山用人标准的人才。”
“比如,以往的断案,全凭着文官度过的几本刑律就断人生死,偏偏有许多官员对于验尸、推理等侦察手段一窍不通,有了命案,他能抓住凶手?因此咱们应该建立专门的衙门,专司负责审验命案的官司,各县、府、州应该专门成立提刑衙门,专门处理命案等凶杀之类的官司。”
“再比如,治水。以往都是找个文官,不管他会不会治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