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呵呵笑道:“高太尉果然才是我等几人当中最聪明的一个!他日如果我等在劫难逃,还请高太尉照拂一二。”
梁师成问道:“老太师,陛下春秋鼎盛,福寿绵长,咱们如此布局,是否有些过于超前了?”
蔡京面无表情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官场之上,荣华富贵要享用,刀斧加身也莫怨。不未雨绸缪,难道等着抄家灭族?天下乱成这个样子,你们不害怕吗?老夫害怕!老夫怕的彻夜难眠!老夫就怕我蔡氏一族会一个不剩。赵氏皇族会为了现在的局面负责吗?别天真了!咱们就是最好的替罪羔羊!”
众人全都无语了。这么多年来,他们为了取悦皇帝,究竟干了多少破事他们自己一清二楚,甚至外界对于他们的骂名他们怎么会一无所知?
蔡京说道:“童枢密使掌管兵权,暂时无忧,梁公公身为陛下内侍,别人都可以和皇子有接触,唯独你绝对不可以。否则你会似的比谁都惨。高太尉想办法接触太子,只要咱们守望相助,足以度过以后的危机,至于荣华富贵,已经不重要了。”
高俅问道:“老太师,您笃定太子就一定会登基?要知道陛下可不怎么喜欢他呀!”
蔡京笑道:“大宋传国已历八帝,传承自有规矩,可不是区区圣宠能够撼动的,看着吧,就连陛下也不敢说他敢轻易的改立太子。再加上现在局势不稳,无人能够改变结局。所以太子的地位无可争议。”
高俅点头答应道:“我会试着接触太子妃的娘家,慢慢试探。这样才足够稳妥。”
几人商议了大事,这才散去。
童贯要忙着出征淮西的事情,天子对这件事情太看重了,童贯作为天子近臣,自然要做好狗腿子的本分。这也是他一直固宠的手段。
第二天,童贯便风风火火直奔军营,召开作战会议。
童贯的大军离开江南,副将谭缜留守江南,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智将,但是军营里还是有许多优秀的将领,如王禀、韩世忠、刘琦、姚平仲,这些人都是当时一流的战将,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就是王禀。
王禀此人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候就是金军南侵的时候,王禀负责镇守太原,对阵金军西路军主将完颜宗翰。这一战王禀光芒万丈,绽放了自己最为璀璨的光芒。在别的地方,宋军要么闻风遁逃,要么一战击溃,王禀以一城弱旅,对阵几十万精锐金军,严防死守,在弹尽粮绝之后依然靠着吃田鼠、咽树皮坚持抵抗。太原最终坚持过了第一次的金军南侵。王禀一战封神!
可惜,顶级的武将都不能生在大宋,英雄不但没有享受到他应得的荣耀,反而要时时刻刻面对朝廷投降派的攻讦和刁难,致使第二次金军南侵的时候,太原城由于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全城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全部玉石俱焚,生还者寥寥无几。
王禀以身殉国。
当然此时的王禀还只是一个区区的将军,虽然立有不少军功,却也并不算十分惊艳的程度。
童贯大马金刀的坐着,在这些武夫面前,他一直以粗狂的面目示人,这也是他能和这些军中将领和谐相处的小伎俩,十分实用。看着将领们都到齐了,童贯开口便说道:
”咱们又有活儿了!王庆!谁能想出好办法,一举灭了他,本帅亲自向陛下请功封侯封爵,封妻荫子!“
童贯带兵还是相当有水平的,恩威并用,手下的将领也会在童贯心情好的时候故意说几句俏皮话活跃气氛,姚平仲馋着脸笑道:
”大帅,咱们这马不停蹄的,打完江南打淮西,一路上连歇脚的功夫都不给咱们,对士兵们是不是有点太严酷了?功名富贵再好,也得有命享用才行啊!属下就是担心咱们会被拖成疲军,还怎们打仗?“
童贯哈哈大笑道:”老姚说的好。你当本帅不担心吗?只不过这一次咱们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只能硬着头皮顶住。这也是我找你们商量的原因。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经验丰富,都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本帅给你们透个底,咱们没工夫和王庆在这里无休止的耗下去,要速战速决!“
几个将领的脸色变了!他们能有现在的地位,都是脑子好使的人精,一下子就猜出接下来还有大仗要打。谁会有好脸色?
还让不让人活了?
打仗是一件相当耗费人精力的一件事,无论将军还是士兵概莫能外。这也是从古至今,为何军伍中人罕有人能享有高寿的原因。何况,兵凶战危,谁能保证下一次自己一定就能安全的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