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核能

第56章 第56章(3/4)

核电企业?”

肖伏安本身就职于核电企业,如若是一般人,或许会碍于情面,说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偏偏刘爽人如其名,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直爽性子,没那么多顾忌。

他很诚实地回答说:“核电企业没前途。核电站的所在地大都很偏远,交通不便,生活枯燥。而且核电站忙起来的时候是昏天黑地,很多干核电的好几年都没法回家过年。如果待遇好也就算了,偏偏薪资水平还不尽如人意。我那些师兄师姐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挤过了独木桥,读了这么多年,出来以后的薪资还赶不上送快递的。再加上这专业就业面窄,转行困难,我现在已经打算另谋出路了,早转专业保平安。”

“那你没想过读硕读博,去研究院或者高校吗?”

“我没想过继续深造。再说了,研究院或者高校也没多好。核电研究所大部分都在山沟沟里,我本来就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我不想再回去了;进高校的话,读博本就存在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就算进了高校,我看那些「青椒」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总之,核物理这个领域,确实投入产出比太小了。”

文凝凝有些惋惜地看着他:“可你当初选择核物理,也是因为热爱吧!就这么放弃了,真的挺可惜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爽咬了一口鸡腿,鸡腿上的肉被强行剥离,露出灰白的骨头,“我在学习上并没有过人的天分,能考上京大全凭我高中三年不分白天黑夜不断地刷题。我不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可当我来到京大,我才发现,像我这种小县城出来的学生,和那些大城市的孩子的差距,岂止是隔了十八条街。我就想着,无论怎样都要在大城市扎下根来,至少将来不会让我的孩子落后起跑线太多。既然我知道我现在的专业帮不了我,那我索性换个能帮我的专业。心灵鸡汤我看得多了,可不是所有的热爱都能当饭吃。”

听完刘爽的话,文凝凝莫名有些心酸。出身一线城市、没有生活压力的她没有任何立场去指责刘爽的选择。

肖伏安也没再言语,只是默默地夹起碗里的鸡腿啃了起来。于是,刘爽的话题便从自己的专业前景转向了南园的鸡腿饭为何如此受欢迎以及得如何提前来食堂才能有幸打上一份鸡腿饭。

和刘爽告别,回去图书馆的路上,文凝凝对肖伏安说:“刘爽把核电就业说得那么一文不值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会反驳他。”

肖伏安说:“他说的那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啊?真这么坑?”文凝凝问,“那你为什么要选呢?”

“可能是因为国家需要,而我又恰好喜欢,也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肖伏安眼神悠远,语气带着淡淡的怅然,“只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这么幸运,不会被现实所限,能有足够的条件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事业。”

是啊,刘爽何曾不想坚持自己的热爱呢?文凝凝虽久居象牙塔,却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个人有个人的难处和追求,相应地也会有不同的选择。选择现实也无可厚非,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文凝凝问:“那你会不会觉得,他占用了国家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却没能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要看从什么维度来看了。从宏观的国家维度而言,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可当我们转换视角,从微观的个体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他之所以能享受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同样也缘于他的家庭和他个人的努力。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来到京大「占用国家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有些人在做选择时会从国家角度考虑问题,人们会赞颂他的伟大,但我们也不应用「家国情怀」去绑架个人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要是在社会秩序内的选择,都应当被尊重。”

肖伏安的这番话,让文凝凝大为震动。从小到大,母亲总跟她说,“你享受着中国最高学府里最强的师资和教研资源,就应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却从没有人跟她说,“只要是在社会秩序内的选择,都应当被尊重。”

文凝凝忽然委屈得想哭。她笑了笑,用尽可能轻松的语调说:“如果我是刘爽,我妈妈大概会选择打断我的腿。她就总嫌弃我不务正业地做博主,浪费了京大的教育资源。”

“你妈妈很伟大。”

肖伏安这话倒出乎了文凝凝的意料,她倏地抬头,却见肖伏安笑了笑,又接着说,“但做博主并非不务正业。你的科普视频和直播都做得很好,我看你视频和直播评论,有很多人受到了你的激励,对数学、对科学感兴趣,这很好。凝凝老师,你在帮国家培育祖国的花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