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案上韩靖整理好的呈文,半晌后,突地抬头,看着韩靖,问道,“安阳还是那样?”
韩靖立在一旁,垂下目光不吭声。
太子便也明白了,轻嗤了一声,道,“五年了,还没搞定”
这话也不知道是向着谁的。
韩靖神色一僵。
当年他去皇上跟前提亲之前,自是先禀报给了自己的主子,太子,同其保证道,“臣诚心求娶五殿下,若有辜负,必遭天谴。”
太子从在西域,就知道了两人的关系,等了一年,才等到了他的答复。
他是想明白了,自己那位亲皇妹却还陷在了坑里爬不起来。
之前是一个想嫁,一个不敢娶,如今是一个想娶,一个不敢嫁。
就折腾吧
太子将手里的呈文撂在了案上,看着他,再次问道,“怎么想的,要孤出面?”
太子原本也懒得管这些事,可太子妃今日出门前,再三交代,案子办完了后,让他问问,韩大人这边到底是什么意思,“殿下,安阳都快二十三,臣妾也就大她一岁不到,烈哥儿都六岁了”
太子也想不明白,这两人在墨迹些什么,赐婚书,五年前,皇上就已经给了韩靖。
韩靖一直没拿出来,非得以面首的身份,陪着安阳在公主府,闹腾了这么些年。
他就惯着她吧。
安阳的性子,他岂能不知道,越是纵容她,她越是会顺着竹竿往上爬。
韩靖垂目,“还请殿下再给微臣一些时日。”
“一个月,你要是搞不定,孤便出面。”
韩靖没吭声,算是默认了。
太子也没再问他,片刻,屋外传来了凌乱的脚步声,大理寺和刑部的人都到了,听说太子殿下已经到了督察院,个个脸色一紧,都加快了脚步。
说好的辰时,太子殿下又提前了半个时辰。
对于太子一向的早到,臣子心头早就生了敬畏,到了大堂内,齐齐地跪拜,“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免。”
人到齐了,三司会审也开始了,太子让明公公给大皇孙搬了一张椅子,放在了最末端,门口的位置,让他坐在那旁听。
小小的人儿坐上去,一双脚都占不到地上,却也像模像样地坐得端端正正,时不时地偏头去瞅一眼自己的父王,黑溜溜的眼睛里,溢满了崇拜。
父王最近对他极好,不仅没再打过他板子,还时常夸赞他,说他聪慧、勤奋,今日出门前,父王还夸了他,说他功课认真,坐姿也很好。
一路过来,大皇孙都很高兴。
他喜欢父王夸他,他要表现得更为优秀,这样才能父王更多的夸奖。
三司会审之前,所有涉案的人都已伏案,一一提审过,证据也极为地充分。
两个时辰,会审顺利结束,该判得判,该罚得罚,午后,便由刑部公布了处罚名单,派人上街贴了告示。
消息一出来,秋扬便进屋禀报给了五公主,“殿下,三司会审已经结束了。”
从东街回来后,这几日,五公主一直都在打听督察院的动静,知道韩靖忙着,心头倒是有了个理由。
他没空,他不来找自己,也是理所当然。
如今三司会审已结束,韩靖手头上的一桩大案了结完,便也腾出了功夫。
五年前,她钻进了韩靖的被窝里,逼得他答应了自己,每隔五日,便前来公主府住两日。
今日正好是他来公主府的日子了。
他要再不来,便说明,那日在街头同她说的话,是当了真。
五公主从午后开始就在等着,等到太阳快落山了,还是没有见到人,心头不由又提了起来,忍不住让秋扬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
天色快黑了,出去打听消息的人才回来,进屋便禀报给了五公主,“今日三司会审完,韩大人同刑部,大理寺的人,相约着,一同出去乐坊吃酒了。”
一堆字爷们儿出去乐坊吃酒,还能吃什么酒,不就是喝花酒。
秋扬神色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