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太子妃

第51章 第 51 章(3/6)

上坐着,突然问她,“同宁家还有通信?”

唐韵点头,“嗯,殿下交韵儿写了那封信后,祖父已经回了两回。”

太子见她眉目间一片明朗,定也是知道了宁家立功的事,一时颇为自豪地问,“高兴吗?”

“高兴。”唐韵抱住了他,“多谢殿下。”

她确实也该谢。

他为她付出颇多,费了那么多的心思,甚至将自己最得力的暗卫和谋臣,都派去了给她撑腰。

宁家倒也争气。

竟然还有能力兵分两路,夺下两座城池。

等到四月回京,宁家论功封赏,最少也是将军头衔,从此之后,她不再是小可怜,也不会随意被人欺负。

如此便足够了。

“宁家大公子,读过书?”

礼部呈上来的名册上,他瞧见了宁家大公子的名字,宁衍。

太子有些意外,宁家不过是商户,一直居于扬州,又被前朝余党,追赶了六年,名字竟然能出现在了春闱的名册上。

且是生徒。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才能称之为生徒,如今宁家大公子的名字挂在了扬州学馆的名下。

一个在外逃命了六年的学子,返回归来名头还能挂在学馆,要么凭的是过硬的本事,要么凭的是银子。

太子本想问问礼部,但今日她刚好来了,他先问她。

唐韵点头,轻声道,“外祖父虽是商户,却极为注重学识,宁家的几位表兄,均入过学堂。”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要当真如此,宁家倒是比他想象的要有本事。

但该查的他还是得查。

太子没再问她,也没再处理公务,伸手擒住了唐韵的下颚,轻轻地吻住了她嫣红的唇瓣,唇齿相交,太子适才的疲惫,一扫而光。

这张嘴儿,似乎怎么也亲不够。

且最近唐韵突如其来的主动,回回都能要了他的命。

书案上又是一片狼藉,情谊正浓之时,太子突地一把拉起了唐韵,从身后捏住了她的脸,问道,“月事是何时?”

唐韵哑着嗓子说了个日子,太子眸色微微一敛,记在了心头。

翌日礼部过来时,太子便直接点名了要查宁家大公子宁衍。

去年年底,春闱的名册一到手,礼部尚书便注意到了宁衍的名字,在太子过问之前,早已经查过了,这会子直接禀报道,“确实是扬州学馆的生徒,扬州学馆的先生亲自修书,字里行间对宁家大公子的夸赞,丝毫没有避讳,且还派人送来了宁家大公子早年写过的几篇文章,微臣还留着。”

当日礼部尚书便将宁家大公子的文章拿给了太子。

虽是几年前写的,但放在如今,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

太子瞧完后,眼里的意外之色更为明显,宁家一个商户,竟当真有如此本事。

若无意外,今年四月,不只是宁家老爷子和三房凯旋回京论赏,宁家大房的大公子也将会在春闱上,博得一番成就。

无心插柳柳成荫

忽然之间,这宁家都起来了。

且将势不可挡。

礼部尚书走后,太子接着又看了宁家大公子的其他几篇文章,明公公过来伺候茶水,便听他说了一句,“看不出这宁家还有几分本事。”

明公公眸子一闪,笑着应道,“可不是,宁家三房出武将,在西戎立了大功,大房也不差,竟出了位才子,且奴才听说,从年后到至今,宁家大房每日都在搭棚施米,同样为后起之辈,奴才倒是认为宁家比那苏家更有本事”

这极为有深意的一句话,瞬间让气氛安静了下来。

太子:

太子抬眸,目光深深地看向明公公。

明公公脸色一变,忙地跪了下来,请罪道,“奴才多嘴,请殿下责罚。”

能为了唐姑娘将韩大人和范大人派去西戎支持宁家,太子殿下对唐姑娘的感情,已经非同一般。诚然明公公在说那句话时,完全是为了太子在做考虑,此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