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俨的大姐,而且刘禾还给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而且他现在手握江夏两万水师,实力不弱于周瑜,手下的文聘、霍峻、丁奉个个神勇,这让倨傲的他,自是对周瑜的热情,丝毫不感冒。
周瑜对此倒也不以为意,只是笑笑目送甘宁返回了自己的水寨。
“此贼好生无理。”一旁的蒋钦,见甘宁请示周瑜,自是颇有些愤慨。
“不说他了,今日诸位将军打的不错,足以大挫曹贼锐气。”周瑜摆手一笑,迎接众将返回了大营。
江北赤壁大营。
看到灰头土脸,丢盔弃甲,大败而回的蔡瑁,大怒的曹操冷声道:“来人啊,把此贼拖下去斩了。”
左右虎贲,迅速冲进大帐,把蔡瑁拖了下去。
“丞相饶命,丞相请听我一言……”蔡瑁惊恐的大叫着求饶,帐下众将曹操盛怒,一时也未敢求情。
“啊!”一声惨叫在帐外响起,蔡瑁已然人头落地,可怜这蔡瑁机关算尽,以为投降,就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却反而死得如此窝囊。
“毛玠,于禁汝二人,现在接任水师都督。”曹操皱眉之余,小眼神闪过光芒,环视帐下众将问道。
“江面波涛汹涌,我观江东水师,如履平地,我军将士,皆不善于水战,若在水上与之交战,必然毫无胜算。”
“不知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面对曹操的询问,帐下众将一时无计。
长史程昱、刘晔等人也是暗暗皱眉,急切之间,又怎么可能寻到破敌之策?
就在这时军谋从事蒋干,字子翼起身说:“丞相,三江口江东水师都督周瑜,与我从小相识,相交莫逆。”
“此人出自名门,从祖父周景,从祖忠,皆为我汉太尉。父周异,曾担任洛阳令。”
“若丞相愿意许以高位,保全周家之人,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其归顺丞相麾下。”
曹操闻言不由大喜,道:“子翼尽管前去,告诉周瑜,若他愿意归顺与我,封候拜将,不在话下……”
三江口首战告捷,战报传到樊口,刘俨召集众将,通报了这个消息。
“主公,战事即开,我当前往三江口,出谋划策,为甘将军站脚助威。”就在日前,鲁肃再次回到樊口,转告了刘俨,孙权率领三万水陆大军,已经从吴郡出发,不日即将抵达寻阳江口。
这也就意味,决战即将来临。
庞统这个时候提出要去前线,并不突兀,反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左军师,愿意前往协助兴霸兄,自是再好不过。”刘俨欣然点头,说:“然曹军四十万大军,旦夕之间,只怕不容易击溃,还需静观其变,寻到万全之策。”
“主公说的是,周公瑾此人,能谋善断,我前往战场,定可与他寻到破敌之策。”庞统轻摇着手中的麈尾扇,对刘俨的提议,深以为然。
“向宠,明早你带三百军士,护送左军师前往三江口。”刘俨其实明白,破敌之策,在于火攻。
但现在赤壁水寨,情况不明,曹操大军水陆大寨,船只是否连接,都是火攻成败的关键。
若不能让曹军水寨的战船相连,火攻也不可能取得成效。
当天夜里,刘俨召集庞统、徐庶二人,来到大帐,故作凝重之色的问道:“不知二位军师,认可有破曹之策?”
“统以为,破曹之策,在于火攻。”
庞统看了眼徐庶,见他正在沉思,遂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火攻虽是上策,但曹军现在四十万大军,盘踞赤壁方圆百里,若不能一击必中,不但与我不利,反而会打草惊蛇。”
徐庶见庞统说的自信,担心他操之过急,连忙开口提醒。
刘俨脑海之中,回想起赤壁之战中的一些细节,发现关键点,就是铁锁连环船,也只有曹军战船相连,才能真正的一击必中。
“士元,火攻的关键,就在与能不能一把火点燃曹军水寨,我听闻曹军士卒,不习船上颠簸,若能够献上一计铁索连环船的计谋,定可一举成功。”
刘俨记得历史上铁索连环船的计划,就是庞统献给曹操的,现在虽然历史有所改变,但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