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回到许昌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曹丕死在了天牢都过去两个多月了。
这件事,在众人的惶恐之中,却只是在曹操简单的责备中翻了过去。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在典默走后,他整个人少了几分随和感,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就连郭嘉好像也没能像过去那样跟他谈过心了。
可是,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许,现在的曹操,才更像恩威并至的天下共主吧。
翌年,天下正式大定,就连一些势力较大的山匪都进行了清缴,也称得上算海晏河清了。
六月十三这一天,共三层、每层三十三阶的铜雀台两侧整齐站满乐师,旁边旌旗猎猎。
站于最高处的刘协这辈子最后一次穿着五爪金龙袍、戴着九珠皇冠,焚香祷告。
祭天结束后,他拿起了台案上的圣旨,转身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双目无神,神情沮丧,最后还是毫无精气神的朗读了起来。
“咨尔魏王!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滋昏,群凶恣逆,宇内颠覆。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
在他朗声宣旨的时候,身着黑色金龙袍,头戴系十二玉珠冕,腰间挂着倚天剑,朝着身前的巨大铜鼎参拜。
三拜之后,他转身走向铜雀台,一步一步的沿阶而上,两侧乐师鼓着腮帮子吹响长长的号角告天。
“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
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师锡朕命。
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
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君其祗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大汉最后一位皇帝念完了禅让词后,曹操已经登上了九十九阶铜雀台,来到了他的身边。
看着这个将自己推为亡国之君的男人,刘协却始终不敢发泄任何的不满,双手捧着被刘家传了二十三代的传国玉玺,恭敬的递给了曹操。
将玉玺高高捧过肩的曹操,转身俯视着台下的百官,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刘协退到了百官位置后,跟随着百官一并下跪,齐声道:“臣等拜见陛下!”
一阵悠长的乐鼓声后,曹操将玉玺递给一旁的内侍后,中气十足的喊道:“朕上承天命,接位大统,即日起,立国号为魏,改元景文,建都邺城!”
“吾皇万年无期!”
又是一阵悠长的乐鼓声响,曹操远眺着山川,心中百感交集。
在他没有下令前,匍匐在地的百官并不敢起身,曹操向前一步后,朗声道:“朕,发布登基第一诏!”
跪在地上的百官们双手作揖准备聆听这载入史册的一刻。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后,喊道:“即日起,见青釭剑如朕亲临,执剑者可在大魏国土行专擅之权,斩杀无罪,调令三军!”
“臣等奉召!”
跪在铜雀台下的曹昂会心一笑,看着高高在上的父皇,低声呢喃:“先生,你看到了吗...”
贾诩、郭嘉、徐庶和履行承诺前来的诸葛亮都不禁面面相觑。
过去,青釭剑如虎符,可调万骑,已经是破格中的破格了。
可是在襄阳城里收回青釭剑的时候,这道恩典也随之收回了。
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曹操发布的登基第一诏,却是重新赋予了青釭剑权力,而且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见青釭剑如朕亲临,斩杀无罪,三军听令。
这意味着哪怕有人拿着青釭剑造反,各地军队都得奉命行事。
当然,他们也都知道,曹操要赋予权力的,并不是这把青釭剑,而是执剑之人啊。
宣召过后,曹操便开始封官大典,曹昂立为太子,逊帝刘协为山阳公,郭嘉为丞相,贾诩为太尉,荀攸为左丞相,程昱为右丞相...
后世记载,景文初年,曹操大赦天下、修身养民、减免税负、开渠通河以利民;
景文二年,镇北将军张辽追杀鲜卑千里入大漠,亲手斩杀轲比能、拓跋诘汾;镇西将军吕布于三川河斩杀匈奴王呼厨泉,余者皆被坑杀;征北将军赵云率兵五万出征高句丽。
景文三年,朝廷以举人唯才理念,数以千计寒门乃至怀才流民得以入仕;
景文四年,征北将军赵云攻破平壤城,亲手斩杀高句丽王高延优,高句丽举国投降,朝廷开始迁徙百姓官员治理新地。
景文五年,贵霜、大宛、康居等国派使者入朝进贡修好。
魏帝曹操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同时重农耕、平外患,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史称景文盛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