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花木在名居苑活不了多久,苑外荷塘也没能幸免于难。洛阳城水系发达,白园的水景都是活水,还算干净。
水禽莲蓬在这里生活,也算怡然自得,奈何他们的主人,是不解风情的破坏大王。水禽们的最终命运,往往是厨房。荷塘也变成了华寄锦的凫水乐园。
白园的小厮仆役没有几分真本事,还真伺候不了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小主人!
名居苑南有荷塘,北与清竹林相连。昭德太子接手白园后,扩大了竹林的面积。四进院、五进院、以及半个三进院四分之一的面积,都是竹林。占据了白园东面中部细长一条。
清竹林向西,依次是梅林,松林。也就是说,竹林在东,梅林在中,松林在西。构成了白园最盛大的风景。
三进院中还有品菊的抱香枝,赏山茶花的尺盈馆,种满迎春花的众芳迟。真正做到,一年四季,处处有风景。
松林和梅林的相交处,建有一座三层高台,名藏东。是冬日赏景的绝佳之处。华寄锦准备在这里举办满月宴。
白园的最后一进院,分为三个主体。东面的跑马场,中间的镜湖,以及西面的暖棚和戏台。
幸好华北溟治家有方,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撑白园的运转。否则,这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园林美景,就要荒废了!
满月宴当天,到场的人员比想象中的多。白园简直成了孩子乐园。幸好方况准备充分,乱中有序。
众芳迟中迎春花也开了,华寄锦让侍女们请游玩累了的小姑娘们到众芳迟休息,顺便欣赏下迎春花。以此来缓解藏冬台的人员压力,以及方便女眷拜访白园主母黄灵薇。
华自闲小朋友的百日宴、抓周宴,同样由华寄锦主办。白园,沉寂几年后,再次成为洛阳街头巷议的话题。
紫微宫,徽猷殿,天德帝对白园,同样有记忆。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还在幽州。太子大哥要造梅林,可没少折腾工部。不知寻了多少梅树过来,才造就今天的梅林。太子大哥原本还要给梅林起个响亮些的名字,拟定了好些都不满意。不像父皇那样干脆果断,早早给大哥定了年号昭德。”
成喜自小伺候天德帝,对宫廷往事,一清二楚。武宗祥泰帝当太子时一直镇守边关,三个儿子都是在父亲仁宗身边教养长大的。
仁宗皇帝妃嫔众多,居住在西隔城的九洲池沿岸。皇后,以及三位嫡皇孙居住在大业殿周边的宫殿内。
紫微城三大主殿,由南至北,分别是乾阳殿、大业殿、徽猷殿。
乾阳殿是三大主殿之首。用于举办大朝会、皇帝登基、万国来朝、大型节日的祭礼以及百官宴席等国家级的正式活动。
昭德太子大婚,越级在乾阳殿举办的。武宗皇帝不顾群臣反对,给了最器重的长子,一场大齐开国以来,最盛大的婚礼。
只有皇帝的婚礼才可以在乾阳殿举办。
乾阳殿北,过烛龙门,是一条长长的永巷。永巷之北,便是真正的后宫。
穿过大业门,便是大业殿。这里是常朝之所,皇帝的办公之地。□□皇帝、仁宗皇帝、武宗皇帝的寝殿,也设在此地。
大业殿也用来举办皇室宗亲的小型家宴,不用像乾阳殿那样拘谨、庄重。
过大业殿,进徽猷门,来到最后一重主殿徽猷殿。徽猷殿前有石池,池中种有金花草,紫茎碧叶,丹花绿食。
关于徽猷殿的主人,变动还是有些大的。
□□朝时,为□□母亲圣昭烈太后的居所。□□无皇后,妃嫔不多,居于西隔城九洲池畔。圣昭烈太后不喜徽猷殿,晚年搬去了九洲池中瑶光殿居住。
仁宗继位,仁宗孝恭仁皇后成为徽猷殿的第二位主人。
武宗继位后,孝恭仁皇后身体不佳,便没有搬离徽猷殿。武宗于大业殿西建长生殿,祈祷母亲健康长寿。长生殿还没建成,孝恭仁皇后追随仁宗皇帝而去。
而后,长生殿改名迎仙宫,成为武宗孝敬皇后的寝殿。迎仙宫内有集仙、仙居两殿,可观赏九洲池美景。
祥泰十五年正月三十,孝敬皇后暴毙于迎仙宫集仙殿。相传,孝敬皇后早在正月初五,烛龙宫变的时候意外身亡。天德帝隐瞒了母后身死的消息,一切尘埃落定后为母亲发丧。
天德一朝,一改之前规矩,将常朝、日常办公地点改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