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如刀。范晟睿是一个非常在意名声的人。
看出范晟睿不自在,安远侯李执明自动抛出橄榄枝:“我们刚刚在讨论军籍之时,一致认为,单单武举除籍是不够的,又担心朝廷无兵可用,范大人有何高见?”
范晟睿只说了一句:“任凭发展,朝廷早晚无兵可用。”
兵部尚书赵靖安拍掌:“妙哉!范大人道出了本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直面迎敌。”
安远侯又问了一句:“赵大人有何高见?”
兵部尚书赵靖安道:“在下认为,堵不如疏。有进有出,才能盘活死水。”
范晟睿试探道:“赵大人的意思是征兵?这年月,出了走投无路的流民,谁愿当卫兵?恐引起民怨。”
“卫兵为没有范大人口中那样不堪。无非是卫所军官瞒上欺下,逼得卫兵走投无路,坏了名声罢了。卫兵有房有田,还能免除赋税。子孙成器还能改换门庭。理应抢着应征才是。”声音粗狂了些,不过规矩还是很好的。“下官于明海见过诸位大人。”
安远侯认同道:“于舍人所言甚是。”
赵靖安道:“我大齐边军强悍,精兵良将并不少。卫兵之事,徐徐图之为上,且不可操之过急。”
于明海不同意:“怎么不急?非要等到卫所荒芜、屯田荒废、卫兵的名声败尽了才着急?现在不急,以后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赵大人可曾想过。”
赵靖安有他的道理:“现如今我大齐边患不断,肃慎虽平,余孽犹在。北面不止有瓦剌铁骑,还有两边倒的墙头草高昌人。白兰也不老实,身度陆路商路时断时续。卫所乱不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ddyvesh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ddyve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