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门大宅门

第239章 第239章归家(2/3)

了。下一站,江南好些,还是广州好些。其实,他很像去身度看一看,会会大食人。

真龙二十八年秋,华自闲收到阿焉家书。明明挺大个人了,还跟个孩子是的,说是准备大礼,阿娘保准喜欢。

万安山秋狝前,送礼的车队总算赶到,几头狮子威风凛凛,分外应景。

阿焉信上说了,这种狮子,是在摩邻的最南角找到了,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狮子,阿娘一定喜欢。

豺狼虎豹固然凶猛难驯,幼崽可比猫儿狗儿有趣多了。华自闲乐此不疲,就连批折子,都要有小可爱们围绕在身旁。

元鼎为了哄他阿娘开心,四处收罗漂亮的小动物。换来的,是他阿娘越来越长的家书,以及一份份画稿。

元鼎打小看着华自闲的画稿长大,紫微城外的世界,也是从画稿上认识的。对他阿娘的手书,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秋狝过后,元鼎接到家书,真龙帝命令儿子回家过年,顺便为继承帝位做最后的准备。两三年后,朝堂稳定,他们夫妻二人计划已久的远洋之行,便可提上日程了。

元鼎对早晚都是他的皇位没有任何兴趣,除了求他阿娘宽限几日,就是对儿子们表现出强烈的担忧,请他阿爹看在大齐江山的份上,多多管教不孝儿孙们。

太子元鼎常年在外,儿子们并未时刻带在身边。同他一样,五岁起在武城殿勤学苦练。相较于父母,元鼎偶尔也会给儿子们写信。也算是个激励,毕竟对孩童来说,不假于人手回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拖来拖去,拖到真龙三十一年。中秋节前,元鼎赶回洛阳,提着亲手做的月饼,跪在徽猷殿门口拜见阿爹阿娘。

毕竟是亲儿子,太子殿下只跪了一刻钟,便被放行。元鼎向来是个不吝于表达感情的孩子,哄他阿娘开心,更是拿手绝活。

华自闲没想到:“阿焉还有这般好的手艺?”元鼎特别自豪道:“儿子在广州的时候,结识一位大师,特意学来孝顺您的。”

华自闲才不上当:“你呀别又跑出京城比什么都强!”元鼎倒酒:“儿子错了,自罚一杯。这是儿子亲手酿制的庵罗酥酪酒,别有一番风味,阿娘快尝尝。”

“跑了几年,也算有些长进。”元鼎一听这话,立马站起身:“多谢阿爹夸奖。儿子还年轻,比不得阿爹。”

真龙帝提醒:“你那几个儿子,有的性子被养歪了。与其在外面逍遥快活,多在意在意他们,以免日后家宅不宁。”

元鼎虚心受教:“阿爹说的是,儿子知错了。儿臣总觉得,孩子离了生母乖可怜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成想,有个心歪的生母更可怜。都是儿子的疏忽,累得阿爹跟着操心,都是儿子的错。”

真龙帝不吃这套:“光嘴巴上说得好听!”元鼎热情推荐:“阿爹尝尝这道牛柳。看着普普通通,这原料可是漂洋过来,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大齐的。”

真龙帝明白了:“在吃喝玩乐上没少下功夫。”元鼎要哭了:“阿娘……”华自闲尝了一口:“还不错。不过百姓依仗耕牛,尝个新鲜便可。”元鼎郑重道:“儿子明白。”

也许是中秋这几日吹了冷风,华自闲有些鼻塞,接连几日人不太精神。元鼎搬回徽猷殿后殿,整日陪着他娘。

怎奈孝心并未感动上天,小小风寒缠绵了许久。真龙帝命太子主持秋狝,自己留在紫微城陪爱妻养病。

有个能干的儿子就是好,虽说刚上手难免有些慌乱,圣上有意摔打太子,磕绊中摸索出一条出路。

等元鼎率大部队自万安山归来,华自闲的精神好了许多。夫妻二人已经在商量,是先下江南,还是到塞北大漠逛一圈。要不索性直接北上罗刹,由陆路前往西夷诸国。

元鼎心里苦,奈何没有发言权,只有老实听话的份,顺便生儿子。太子殿下对现有的八位皇孙皆不太满意,准备再生几个,以备后选。

华自闲的病情好转后,变得有些嗜睡。睡饱了,精神百倍。睡不好,整个人混混僵僵,不知今夕何夕。

真龙帝在妻子面前轻松自在,准备远行,憧憬未来。内心的焦灼,只有在华自闲熟睡时,才表现出来。

无他,华自闲的症状,同文忠正公临去前,太过相似。诊不出病因,束手无策,静待死亡。

真龙帝从不是坐以待毙之人,文忠正公的病逝,这些年来,如鲠在喉。没有办法,华自闲实在太像父亲。真龙帝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