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门大宅门

第202章 第202章神光宫(2/3)

着眉头道:“瓦剌人跑的跑、死的死,知道的不多。倒是有不少人跑去了罗刹境内。天寒地冻,东路大军举步维艰。原高昌人世居此地,通译倒是寻到几个,对罗刹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罗刹百年前还内乱不断,后来一个城主娶了南边一个落难的郡主回来,一统罗刹诸城邦,才有了今日的罗刹国。并且逐步向东扩张。”

真龙帝听糊涂了:“娶郡主和一统罗刹有什么关系?”成国公自己也云里雾里的,惭愧道:“臣不知。”

算了这些事将来都会弄明白的,眼下有更要紧的事情:“高昌城派人留守,大军整顿北上,于国界处祭天刻传。”

成国公心中一惊,燕然勒功,武将不世之功勋。只是……“陛下明鉴,高昌冬日气候变幻莫测,北面又有罗刹虎视眈眈。此时北上,恐有不妥。”

真龙帝问他:“怎了?朕怕他区区罗刹?半月后出发,不得有误!”成国公此时无比怀念能说会道的文臣。

罗刹和瓦剌毕竟不同。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瓦剌乃是大齐死敌,交战多年。罗刹可不一样,这个国都就像凭空冒出来一样,全然陌生。贸然挑衅与之对战,实乃不智之举。

再说罗刹常年居住于极北之地,于冰雪之中作战经验丰富,远非大齐可比。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成国公完全不敢想。

真龙帝想的则是,与罗刹接壤的鞑靼、肃慎、瓦剌接连落入大齐手中,罗刹人除了搞小动作,并未看出大举入侵的动向。

要么罗刹国力不济,要么畏惧大齐之强盛,怎么看都是大齐更占优势。此时不与罗刹人“切磋”,哪有还有比这更好的时机?

只因为不了解而畏惧、裹步不前,在真龙帝看来,是非常愚蠢的。罗刹国都能穿越西方罗刹诸国,得到更先进的火|器,我大齐为何不能?

一味抱残守缺、居高自傲,大齐危矣!

成国公愁眉苦脸走出高昌王宫,正好遇到外出归来的方阵。方阵一路疾驰,在宫门口堪堪停下马来,怀中抱着一裹着皮袄的篮子,宝贝极了。

“成国公,好巧。小的方阵见过成国公。”行军在外,方阵规矩差了不少。作为皇帝心腹亲近之人,成国公可不会自持身份:“方大人,许久不见,这是做什么去了?”

方阵将成国公拉到一处僻静之所,献宝似的,从篮子中拿出一绿皮蜜瓜:“兄弟们在一处地窖中寻到的。这高昌蜜瓜可是不可多得的宝物,见者有份,成国公尝尝。”

成国公没拒绝,心道陛下身边有这种圆滑有方寸之人不是坏事。“如此,那便多谢了。”方阵见成国公兴致不高,关心道:“国公爷可是有烦心事。”

成国公觉得方阵是个可相商之人:“不知方大人可否有空?”方阵没想到是这一出,爽快道:“国公爷请吧。”

真龙帝身边的亲卫官员,为了方便,王宫之内都有自己的住处。但像成国公这种领兵之人,大多时住在城外,与大军一起。

方阵的住处与真龙帝的无量殿很近,就在无量殿后面。瓦剌人崇拜中原文明,且又笃信佛教。王宫上下,都有着一股禅意,具体表现在名字上。比如瓦剌王宫名神光,主殿名无量,后宫正殿名莲生。

瓦剌除信佛外,还十分崇拜匈奴。总想着和早已经销声匿迹的匈奴攀亲,有用金人祭天的习俗。

瓦剌自打从鞑靼分裂出去后,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鞑靼人信仰长生天,更多的是自然崇拜。而瓦剌则走上了强者崇拜之路。

方阵所居之所物品齐全,沏茶、准备茶点、切瓜果一气呵成。成国公哪有心情吃这些,将皇帝决定北上祭天之事说了出来。

方阵听后明了道:“陛下这是忌惮罗刹火|器,要亲自会会才安心。”成国公也是担心这个:“那罗刹火|器神鬼莫测,陛下万万不可以身犯险!”

方阵给成国公倒茶:“国公爷对火|器了解多少?”成国公听明白一些:“还请方大人赐教。”

方阵道:“下官有幸抓到几个罗刹俘虏,倒是审出了些端倪。”成国公虚心受教:“方大人请讲。”

“这罗刹世界,极为复杂。诸国林立,且相互通婚,就算是女子,也是有继承权的。有的国家女子甚至可以继承王位,传承血脉。”方阵刚起个头,便将成国公镇住了:“果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方阵也觉得不可思议:“单说这北面的罗刹国,信奉一个什么教,初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城邦。后来,有一位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