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门大宅门

第229章 第229章太子(2/3)

神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想到这里,阿焉腰都塌了下去。该怎样才能成为父皇那样的人?

真龙帝察觉儿子情绪低落,摸着他脑袋问:“怎么了?”阿焉气馁极了:“没怎么。”小娃娃也有心事了?真龙帝确认道:“真的?”阿焉坚定回答说:“初一真的没事。”

真龙帝可不会有小孩子长大,离开自己保护这种忧愁。在他看来,身为太子,初一简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

不提他这般年纪,已然背负了什么,无从回忆无忧的孩童时光。生在紫微城的皇子,也没有比他命更好的。

同样得父亲器重的武宗爷、明宗爷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下场又如何。哪里像他,无上权利,送到手中,只求能接住。

至于儿子成不成才,真龙帝早已有了对策。儿子不行还有孙子,多看顾几年,到时候立皇太孙,不失为一种办法。

至于初一,都说三岁看老。目前开看,这孩子还是有心劲的。到时候丢到外面,多磨练磨练,段不会让天下失望。

一家三口逛了夜市,买了老虎灯,吃了糖人,尽兴而归。期间阿焉走不动了,后半程被真龙帝抱着,体会了一番他父皇的视角,发誓一定要长得比阿爹高。

顺便嫌弃了一下华自闲,说他阿娘就是因为挑食才长不高的!气得华自闲揍他屁|股!偏偏小可怜被抱在怀中无处可躲,被动的将头埋了起来。被华自闲好一顿嘲笑。

真龙三年的时候,皇帝下了圣旨,取消洛阳宵禁。而后,中原城镇接连取消宵禁。边疆重镇,以及受倭寇骚扰的沿海之地,依严格执行。并修建烽火台,以备敌袭。

回到安福殿,阿焉熟门熟路抱着自己的小枕头躺在架子床中间,还懂事的盖好被子装睡。出去了一整天,紧急奏折还是要处理的。

华自闲懒得换繁琐宫装,直接搬来屏风,听着轮值的舍人汇报。顺便一份份批改,将奏折送回内阁。

等两口子忙完,阿焉小可怜早就熟睡过去。中途起夜,硬是要了杏仁羊乳喝才肯继续入睡。最后扑到华自闲怀中,心满意足。

第二日清早,华自闲整条手臂动惮不得。真龙帝抱起呼呼大睡的儿子,命唐海送回后殿去好好安置。

一面为华自闲疏通经络,一面说道:“以后不准那小子进寝殿!”华自闲好受些:“也就这是几年光景,等他大些,脸面比什么都重要,岂不羞愧死!”

真龙帝埋怨:“你就惯着他吧!”华自闲不觉得:“有吗?还好吧?本殿下小时候比阿焉规矩少多了。”

“黏黏小时候比初一贴心多了。”

“那是!本殿下天上少有,地下难寻。谁能跟我比!”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怎么的?大哥有什么意见吗?”

真龙帝躺回架子床上:“没有!”

华自闲提醒:“常朝的时辰快到了。”

真龙帝不在乎:“取消了。”

华自闲躺回身:“取消就取消吧,困死了!”

虽说册封大典尚未举行,圣旨已下,皇长子元鼎乃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储君。按规矩,应该搬到东宫,拥有自己的小朝廷以及禁军。

这都过了大半个月,太子依旧住在安福殿,完全没有搬家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毕竟太子年幼,呆在陛下身边,由皇帝亲自教导,总比交给内侍宫女更让人放心。太子被人挑唆移了性情,那可是家国动荡的高度。

日上三竿,华自闲扑向床边:“大哥,我要吃甜豆花!”一直坐在床尾,安静玩着九连环的阿焉也跟着连滚带爬扑向父亲:“初一要吃咸豆腐脑!”

华自闲见着奔腾而来的儿子,大吃一惊:“阿焉也在?”这下轮到真龙帝不可思议了:“这小子解了一个多时辰九连环。”

原来阿焉小殿下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又被送回寝殿,生了一会儿闷气后,决定同父母一起用早膳。

谁知平日里起的比鸡早的爹娘还在赖床,阿焉胡乱吃了几口点心,抱着心爱的九连环,悄手悄脚混入正殿,缩在床角,也就是他娘的脚边,自娱自乐。

启蒙描红说带来的好处,让这个孩子可以沉下心来,完成一件冗长枯燥的事情。好似不耐烦这种情绪,被沉浸其中剥夺,无影无踪。

真龙五年,卫所改制已然接近尾声。账册、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