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门大宅门

第237章 第237章热心同窗(1/3)



“阿焉可知,东法兰克一位公爵,远渡重洋,送了份大礼来。”元鼎拱手谦卑:“还请阿娘赐教。”

华自闲强忍着笑:“那位公爵领主送了张架子床来,说是想出席太子与太子妃的原房礼,聊表心意。”

元鼎声音不受控制高出八度:“什么?”华自闲介绍说:“好像是西夷的习俗。”元鼎的重点是:“床外还是殿外?”华自闲肯定极了:“床外!”

元鼎甩袖子:“夷蛮就是夷蛮,竟然如此罔顾人伦。”华自闲觉得:“大齐也有彤史,都是为了血脉传承,直白了些罢了。那家棉偶店看着不错,咱们进去看看。”

大齐棉种丰收,多余的棉花用来制作棉枕以及各式各样的棉偶,虽然价格昂贵,依旧广受欢迎。小孩子们没有不喜欢的。

元鼎随着华自闲走进去,专心当应声虫。“这只四不像不错,要不摆在书房?”元鼎没意见:“好。”

“这只小老虎不错,还有那个长颈鹿,给薛氏腹中孩子当见面礼如何?”元鼎回答说:“是他的福气。”

“焉子兄,好巧。”一位很结实的男子携一身穿鹅黄襦裙的女子走进来,见到元鼎,很是欣喜。

元鼎客气道:“昌光兄,好久不见。”王昌光奇怪:“焉子兄为何没回老家过年?”元鼎回答说:“家人都来了长安,免了在下舟车劳伦之苦。”

学院同窗皆知初焉出身不凡,家中长辈应该跟随圣上来长安过冬。“那好,到时候我们办个赏梅宴,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对了,这位是内子。”

鹅黄襦裙女子上前打招呼。王昌光不知哪里看出元鼎的为难:“这位便是小弟妹了,什么时候纳的,也没和兄弟们说一声。”

元鼎直接背过气去:“王昌光慎言!”王昌光愣了一下:“不是呀?难道是你姐姐?初焉你不是家中独苗苗吗?”

华自闲上前一步:“在下娘家姓胡,祖籍余杭,同阿焉算是远亲。今日刚到长安,想寻些小玩意给阿焉的孩子们当见面礼。”

王昌光娘子打破沉默:“我们也是如此。胡姐姐有所不知,这家店很是有名。参考了西夷的工艺,很多洛阳的商家都来此抢货。”

两人一拍即合,新式棉偶全部收入囊中。元鼎在一旁提醒:“阿黏,这些玩意儿都有一屋子了。”华自闲随手抓起一棉偶飞了过来。元鼎默默后退,寻不到一丝存在感。

随后,四人在王昌光娘子的建议下,来到一茶楼听说。王昌光娘子介绍说,此处的苍梧花糕很是有名,是来长安必吃的美食。

“阿焉吃过吗?”元鼎跟在后面:“这家的牡丹花糕最为软糯,也是最新的样式,阿黏待会儿尝尝。”华自闲好奇:“苍梧花有味道吗?”

王家是秦家近亲,王昌光大小跟着祖父长大,很是健谈。说起书院生活,精彩连连。比那说书人更有吸引力。

书院中的阿焉,同华自闲眼中相差很多,原来这孩子竟有如此有趣的一面,很是神奇。华自闲一直担心他不会与同窗们相处,孤僻难搞。

反倒是元鼎,像是被人揭了老底似的,坐立难安,深觉出门没看黄历。一世英明,碎成渣渣。

好不容易“赶走”王昌光夫妇,元鼎身心疲惫。华自闲打量苍梧花糕:“模样精致,甜咸兼备,融合了西夷的做法。带回去给你阿爹尝尝,他应该会喜欢。”

元鼎看向外面:“天色不早了,儿子送阿娘回去吧!”华自闲提要求:“陪为娘和你阿爹用晚膳。”这有何难?“儿子不孝,让阿娘操心了。”

上元节后,务本书院正式复课。朱红院墙挡住了一切浮华,院中毫无过年喜气,只有书香。

王昌光坐立难安了一上午,总算逮到元鼎落单:“焉子兄,留步。”托这位仁兄的福,堂堂大齐太子成了话本故事,彩衣娱亲本也应该,终究无法面对始作俑者,虽然他确实有些无辜。“昌光兄,别来无恙。”

王昌光鬼鬼祟祟拉着元鼎来到一僻静角落:“焉子兄过年可好?”“好!当然好了,多谢昌光兄挂念。”

王昌光突然问了句:“胡家阿姐可好?可回洛阳了?”元鼎警惕:“你关心她做什么?

王昌光苦口婆心:“焉子兄我懂,胡家阿姐乃是世间难得一见的殊色。你一时心驰神往,没把握好分寸,可以理解。这毕竟于礼法不合。你是家中独子,自然能全身而退,可有想过胡家阿姐?轻则青灯古佛,重则香消玉殒。你要真喜欢人家,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