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与杀猪刀

178 番外:if线 青梅竹马(3)(6/8)

我当一辈子哥哥的吧?”

谢征只觉这小孩今天怪怪的,道:“除非我爹娘再给我添个妹妹,不然除了你,我还能有别的妹妹?”

长玉拨弄着自己衣服上的穗子,沉默了一会儿,再抬起头来时,已换上一张笑脸:“那就这么说好啦!你给我当一辈子的哥哥!”

谢征还当是小孩被恭亲王世子的事吓到了,咳嗽两声后,好笑道:“自然。”

小孩从前都不甚搭理人的,这天回去时,走到门口处后,还回过头冲他笑了笑,挥挥手说:“谢征哥哥再见!”

谢夫人端了新煎的药过来,瞧见长玉离去,还冲谢征笑:“我瞧着长玉那丫头跟你亲近了不少,从前都没见她这么亲热叫过你。”

谢征看着小丫头走远的背影没说话。

这小孩……不太对劲儿。

但这事没容谢征想太久,关外便又起战事了,谢临山和魏祁林是连夜拔营走的。

北厥换了新王,为了尽快拿出功绩,镇住部落中不服的首领,北厥新王率军偷袭了锦州。

此战来势汹汹,谢临山走前甚至吩咐疏散城中百姓,又命家将护着谢夫人先回京城。

不巧那日下了一场春雨,马车在官道上前行艰难,一辆货运的马车车轮还陷进泥地里了,护卫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喊号推车轮子。

谢夫人和孟丽华都亲自下车去查看了。

长玉听着雷雨声,窝在车厢里昏昏欲睡。

忽地一道亮白的闪电劈进车里,她看到一个人影掀开车帘正看着自己。

长玉揉了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看花了,反应过来不是错觉后,忙道:“你风寒没好,不能淋雨,先进马车来……”

“给我娘说一声,我去锦州了。”

少年打断她的话。

长玉愣在当场:“锦州在打仗啊……”

少年冲她笑笑,扬了扬手中银戟:“正是在打仗,我才要去。”

他微偏了下头,借着车厢里不甚明亮的一盏琉璃灯,认真看了看她,说了句:“走了。”

随即一掣缰绳,提着长戟消失在了夜雨中。

-

长玉回到京城,再收到谢征的信件已是三月之后。

他在信中说,锦州战事顺利,只是此番北厥攻势甚猛,他们消停了近十载,这场战事势必会僵持许久。

又说在军中遇到一个擅做角弓的弓箭,让工匠给她做了一把小弓,估计等入秋就能托人给她送到京中。

寒来暑往,长玉放北地来信的木匣子里,不自觉都积攒了厚厚一摞信纸。

那把精致的红木小弓她收到了,但从第二年开始,她收到的书信便越来越少了,很多时候关于谢征的一些消息,都是从谢夫人口中听到的。

比如他又立了什么战功,斩杀了哪员北厥大将,险些生擒了某位王子……

年华如水东逝去,少年人间的距离也在越来越远。

-

长玉十岁这年,因今圣贤明,重文武之道,也提倡女学,在国子监开设了女子课舍。

为了起到表率作用,皇帝让一众皇子公主都去了国子监念书,底下的文臣武将们自然不能让天子下不得台来,纷纷把自家适龄的女儿也送去了国子监。

谢夫人得知长玉要去国子监念书了,倒是很替她高兴,她自己没女儿,长玉又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待长玉就跟待自己女儿似的。

同孟丽华提起这事时,不住地夸赞:“这任国子监祭酒,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乃公孙老先生,据闻陛下几番派钦差重臣前去请他出山,都被婉拒了,后来陛下南巡时,又亲去河间公孙家拜访,这才说动了公孙老先生。”

“河间公孙家,那是何等底蕴?世间绝迹的孤本,都能在他家的藏书楼找出拓本来。陛下肯纳此等贤才,是大胤之福啊!”

长玉就这么在国子监念了几年书,因为她骑射课艺总是得甲等,弓都拉不开的齐姝和一众贵女总是可怜巴巴地向她求助。

几年下来,所有的京城贵女都把她当做了闺中好友,但凡有诗会什么的,也不忘给她下帖子。

长玉念了数载书,还是一作诗就头疼,大多数时候都是能推就推。

这天她无一例外地正要推掉晋文侯府上的赏花帖,奈何齐姝也要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