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世家中被经常拿出来作为比较的存在,此时世上多敬重才女,虽口中说着女子无才便是德,偏偏又对那些识文断字的才女,有着极高的推崇。
是以王家姐妹从小到大,都被贾敏足足压上一头。
薛姨妈的性格柔顺,倒也还好,并不会因此仇视对方。
反而是王夫人的性格刚强,是以两人若是见面必定要多多较劲。
偏偏王夫人却是每每在各个方面多逊于贾敏,是以两人之间,她竟是输多赢少。
“也是因为这样,我那姐姐却是与贾敏之间出了嫌隙,我这夹在中间,也是不好从中调解。
只能左右为难,待到最后却是两人皆与我疏远。”薛姨妈无奈地叹息道,她本十分珍惜自己与贾敏之间的友情,然则奈何两人之间隔了一个自己的嫡亲姐姐存在。
身为庶女的王柔,又怎么能够违背自家姐姐的命令,尤其是薛姨妈的母亲早丧。她又无兄弟之靠,日后更是需要王子腾为自己谋划。
这一连串的事情下来,到最后她与贾敏却始终就只能同在江南,且行若陌路。
只是不管是薛姨妈还是贾敏都心中清楚,她们二人从未嫌弃过对方,不联系却不过是因为彼此实在是不好联系。
宝钗这才心中清楚,为何自己年幼在家之时,竟然甚少会听闻母亲说起,这位贾敏林夫人。
想到这里,她对于救出自家哥哥却是多了一些信心,毕竟有些关系在,她不相信林如海会不清楚此事。只要林如海插手此事,那哥哥能够平安出来的,可能变多了七八分。
看着女儿为自家筹谋的模样,薛姨妈心中没有一丝的喜悦,却只有对其深深的愧疚。
她心中并非不清楚,若是自己但凡能立起来一分,自家女儿也不必小小年纪,便如此多做筹谋。
可是她的性格早已定型,哪里改得过来,是以她每每试图改变,然则不过三五日,便回到如初的模样。
时间一长她便也放弃,此时见到女儿如此,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她伸手握住宝钗的手说的:“我的儿,你却是辛苦了,我现在只希望你哥哥可以平安出狱,若是趁着此事早些立起来。
到时我更是阿弥陀佛,日后你哥哥却也是你的臂膀,总要多多依靠他才是。”
薛姨妈说的话自然是有所道理,只是这其中,却是难免有些太过将薛蟠引以为重。
不过好在的是,宝钗早已知晓母亲的性格,是以哪里会多想,她反而还要安慰母亲。
“我听妈妈说,妈妈的姐姐,那位嫁到荣国府的姨妈却是性格极为强势。可偏偏我听到的传闻乃是那位夫人平素里只吃斋念佛,为何会如此相差?”
宝钗本想说些其她的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却没有想到自己将疑问说出之后,却真的好奇起来。
薛姨妈面容之上掠过一丝苦涩,她拍着宝钗的手解释:“按理说,这事却不该跟你说,只是宝儿你终究已经长大,再过两三年,便是及笄之年,有些事情也是可以让你知晓的。”
王夫人在出嫁之前,性格的确极为爽利大气,与此时荣国府的当家人,王熙凤其实有着七八分像的性格。
“姐姐出嫁之时,本也是期望着夫妻和顺十里红妆、白头偕老的,可是谁曾想到偏天不与人。我那位姐夫说得好,是为人正派不近女色,说得不好便是,他们二人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其实当年对于与荣国府联姻之事,王家曾经有过另外一个方案,便是由王夫人嫁到金陵薛家,而薛姨妈则嫁入荣国公贾家。
这却并非是对于王夫人有什么想法,反而正是因为对于王夫人的宠爱。
这个决定乃是结合二人的性格做出,大小姐王姝,性格洒脱雷厉风行,若是嫁入商家之家,却是极为适宜的性格。
二小姐王柔人如其名,柔情似水,却是性格极为温婉,其若是嫁入商贾之家反而不太合适。但是若是嫁入已有嫡长子的荣国府,成为嫡幼子的妻子却是极为合适。
要知道这妯娌之间的相处乃是亘古的难题,是以若是嫡长媳强势,为了避免家宅不宁,必定要娶一个相对弱势的嫡幼媳。
是以本来王家想将两人之间调换,然而却是在议亲之时出了岔头。
原来荣国公夫人不满意王柔,她却是看上性格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