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穿书)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2/3)

几次诗,而现在,闻岱又被要求作一首却扇诗。

不许由人代替,新郎亲自作的诗,让新娘满意,新娘才会拿下扇子,露出一张芙蓉面。

闻岱长身玉立,面对着舒宜,沉吟片刻,便道: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众人无不捧场,皆叫好。

也有惊异的,闻岱出身农家,如果说武之一道看天分更多,那么为文上,他的基础天然比世家子要差些,这是不争的事实。早闻他好读书,且手不释卷,但想不到一个将军,在打仗之余读书属文,能学到如此地步。

诗文清新自然,且不失流畅。有些抱着轻视心态的人,不由重新审视了对闻岱的看法。

拿下纨扇,舒宜终于看见闻岱的脸。

其时风俗,是红男绿女。舒宜一身青绿,清新柔婉,闻岱一身绯红,精神俊逸。

舒宜和闻岱都是有品级的人,新婚当天,按例许新人着比自己高一级或父母品级的服饰,只为喜庆好看。舒宜是正一品,越国公夫人也是正一品,如今闻岱的品级倒没她高。

为了避免尴尬,皇帝特许闻岱也着一品服饰,颜色红得热烈,玉带束在劲瘦腰身上。

一对新人相对站在青庐前。

他微微笑着,见到舒宜的脸,眼神有一瞬的惊艳,而后引着她拜过天地。

舒宜总算能入洞房好好歇息,也顾不得别的,坐在布置喜庆的床上,斜靠着软枕,放松被沉重头饰压酸的腰。

“厨房里有吃的喝的,还烧了热水,有什么需要,可以招呼人,也可以问这个小丫头,”他招来一个十来岁的,梳着双髻的小丫头,“门口还有亲卫守着,我得去前头了,有什么事,派人来找我。”

闻岱还要去前头的宴席,事务繁多,但他仍不急不缓,耐心对着舒宜一一交代。

“我若太晚没回来,你就先歇息吧。”

舒宜一点头,他便转身离去。

舒宜好奇地看着房间,还有闻岱找来的那个一脸懵懂的丫头。

“见过夫人。”她倒机灵。

小丫头自我介绍叫二丫,是从去年北方边关逃难来的,家中父母亲人都去世了,只留下她带着弟弟。

所幸路上遇到来长安的闻岱,兄妹两个被他带到府里做些零活挣钱,说是明年就送他们还家。

“亲兵大哥们都说闻将军是好人,他不让我们入奴籍,也不让我们干重活,说我们还在长身体呢。平时跑跑腿,打扫清洁便好。”

舒宜点点头,问:“你是跟着这儿的哪一位姑姑或是姐姐?说不得明日我就能见到了。”

二丫仰着头:“没有呢,闻府没有婢女,除了我和弟弟,就只有亲卫哥哥们!”

舒宜愣在原地,二丫冲她行了个礼,噔噔噔往外跑:“娘子累了一天,可要吃点什么?将军交代我要给娘子端点热乎乎的吃食来!”

铃铛和琵琶配合默契,默然无声帮舒宜卸下钗环。两人虽顾忌着场合不好说话,眼里却都闪动着惊喜。

舒宜好笑地止住她们,梳通了头发,端起二丫拿来的桂花汤圆填肚子。

闻岱进来了。

见舒宜钗环尽褪,他站在离门口不远处,清咳一声。

“这么快就回来了?坐,”舒宜招呼他,“吃点东西压压酒,免得醉过头了不好受。”

“不必了,我未饮。”闻岱道。

舒宜这才发现,他衣袍上虽有酒气,自己却未多饮酒,目光清亮,呼吸间也没有酒味。

“婚宴这样大事,也没人灌酒?”

见出舒宜疑惑,他答:“突厥之患仍在,岂能耽于宴饮。”

“也是,”舒宜道,“那坐吧,还有点汤圆,要吗?”

闻岱几乎不敢看舒宜。

繁复的头饰被取下后,她长长黑发披散至耳后,更显脸孔白皙动人。而脸上严妆还未卸,依旧摄人心神。

“我就是来看看你,外头还有得忙,我先去了。”

舒宜应了一声,目送他离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