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必理会,由此可见孟大将军应是不喜她的。
不过叶颜对此表示十分理解,莫说这是古代,哪怕在现代,口口声声提倡人人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可其实越是家大业大的豪门,门户之见越深。
然而,孟大将军如今为何又突然拜托老何来当说客?
似是看出她心中疑问,老何解释:“大将军此前对姑娘确有一些误会,可如今已然接纳你了。”
如此倒也说得通,叶颜问:“是在中州一战后吧?”
老何倒也没隐瞒,坦然点头。
叶颜又问:“你既是受孟大将军所托,想必也有话带给我吧?”
“叶姑娘果然心思机敏。”老何赞许地点点头,随即正色道,“大将军唯恐你因北山镇被刺杀一事种下心结而不肯接受小侯爷,特地让我前来告知你真相,也让我替他向你致歉。”
叶颜心中并无一丝波澜,猜测所谓真相无非是孟大将军怀疑她心怀不轨,接近孟瑾年别有目的,便想将她除之后快,结果他派来的人反而被杀,此后孟大将军对她误会更深,所以坚决反对孟瑾年与她在一起。
然而老何道出的真相却再次出乎她的意料——
彼时,孟大将军并不清楚孟瑾年与她经历过的种种,一听儿子死心塌地要娶个来历不明的女子,认定儿子是受了她蛊惑,于是便有了北山镇她被刺客追杀那一幕。
但孟大将军派去的人其实并非真正想取她性命,只是想将她吓走,好让孟瑾年再也找不到她而已。
叶颜细细回想起那日细节,发现确有几点印证老何所言——刺客砍在门上那一刀看似下足狠劲,实则出手缓慢有意让她躲过;追上来后并未直接取她性命反而听到她喊停便停,好似在等她开口一般;一边说着要害她的人姓孟,一边还给她看信远军的令牌,生怕她不知道仇人是谁一样——回想自此,叶颜不由在心里默默地为那人点了三支香,大兄弟死得也太冤了!
然而正因那人之死,令孟大将军愈发怀疑她别有居心,一度想来个永绝后患,可又碍于孟瑾年以自身性命要挟而不敢再贸动。
其实圣上与大将军还曾多次派人在临江城暗中打探叶颜的事,只是这些老何觉得没必要说出来而已。
而此次孟大将军让老何过来,是因为叶颜走后小侯爷又同大将军吵了一架。
也不能说吵,分明是小侯爷酒后失状,单方面责骂了大将军一通。
孟瑾年本就觉得他早该与心爱之人莲开并蒂的,只因父亲从中作梗害得他与心爱之人分离,害得心爱之人再不肯接受他……总之,此后一切不幸皆因北山镇那次刺杀而起,故而他对自己父亲一直心存怨恨,甚至宣称要与信远候断绝父子关系。
如今孟瑾年再一次痛失所爱,一切努力皆化作枉然,心中怨恨更如山洪爆发一般,直冲孟大将军而去。
被儿子骂过一通,孟大将军也以为叶颜是因着被刺杀一事有了心结才一再拒绝他儿子,故而托老何来告知叶颜真相并致以歉意,望她能回心转意。
老何将事情一桩桩一件件说明,说得叶颜心里沉重无比。
她以为欠孟瑾年的早已还清,却不想孟瑾年竟对她用情至深,为她做了那么多事,这辈子大概都还不完情债了。
若不知情也就罢了,可她既已知情,如何还能走得安心?
至于以后还会不会被连累……只好安慰自己: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她在慎法司里当个普普通通的小厨娘都能招来横祸,在哪其实并无区别吧?
是了,在临江时,孟瑾年曾劝过她离开顾长卿,她正是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番话回绝他的,那时她只以为孟瑾年是因吃醋,却不料他一语成谶……
原来他一直操心着她的安危,只怪她自己不领情。
她还随口许诺过:如有一日,她想嫁人了,第一个考虑的人便是他。
她随随便便一句话,他应当是郑重放在了心里吧?否则也不会早早为此打算。
既如此,她也该兑现承诺才是。
这世上已无顾长卿,孟瑾年又非她不可,她何不成全他,也放过自己呢?
罢了,世事本就无常,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必瞻前顾后自寻烦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