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功课做得晚了些,故而来的也晚了一些,倒是大哥,怎么这么晚了还过来?”
“今日是元宵,爷来给长安送灯笼。”胤禔将手中的灯笼提起来,略带得意地说道,他的这份心意长安一定很喜欢。
胤禛淡淡的瞥了一眼胤禔,稍微侧身,将身后苏培盛的身影露了出来:“这不凑巧了吗,福晋今日备了元宵,我来给长安送些元宵。”
元宵是吃的,绝对是长安的最爱,一个破灯笼,哪里有元宵更得长安的心。
“四弟倒是了解长安,那咱们进去吧。”胤禔拽紧了走马灯的把柄,朝着乾清宫里头走去。
“大哥,四哥!”远远的两人就听到了长安的呼喊声,仔细看去,原来是长安趴在了窗口边,露着个小脑袋。
听到长安的声音,胤禔拿着手里的走马灯就往长安的方向走去。
胤禛见状,从苏培盛手里抢了食盒后快速地跟在了胤禔的身后。
“这么晚了,你们俩怎么一起过来了?”
进去后两人这才注意到康熙也在屋内,赶紧跪下行礼。
“起来吧,你们这是带了什么过来?”康熙问的是你们,目光却是盯着胤禛看。
胤禔手中拿着的灯笼已经很明显了,一看就知道是宫外头买回来的。
“回汗阿玛,里头的是元宵,这是福晋命人做的。”一边说着,胤禛一边打开食盒,将食盒中的一大一小两碗元宵拿了出来。
其中大的是给康熙的,小的是给长安的。
“四哥呀~吃!”长安一看到食盒就赶紧跑了过来,目光盯着胤禛手里拿着的食盒。
胤禛目光看向康熙,似乎在问是否可以给长安吃。
“若是朕不准呢?”康熙最看不得长安这般出息的模样,故意说道。
“四哥给长安哒。”长安抱着康熙的大腿撒娇道,“阿玛吃,长安也吃呀~”
他都这般撒娇了,康熙还能怎么办,只能准许他吃元宵。
好在胤禛是有分寸的,长安碗里的元宵比康熙碗里的要小上一圈,更是只有两个,给长安吃刚刚好。
煮元宵用的水是糖水,元宵里头放的也是蜜枣,吃起来甜丝丝的,不但康熙觉得不错,长安更是吃得津津有味。2
“长安,喜欢四哥带来的元宵吗?”胤禛知道长安定然是喜欢的,但还是故意问道。
在听到长安肯定地回答后,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胤禔就站在一旁等待长安用完元宵,脸色有一些臭,但还是耐住了性子。
他很清楚,长安吃起东西来专注力可是一等一的,因此倒是没有马上将走马灯拿出来。
走马灯可是能一直留着的,这不比吃食来的更好吗。
果然,长安在吃完元宵后一眼就看到了被胤禔放在一边的走马灯。
从小长在皇宫,长安见到过不少的宫灯,各式各样的都有,民间最常见的走马灯倒是见得很少。
“灯笼呀~喜欢,谢谢大哥!”长安抱着灯笼说道。
整个灯笼并不大,只有长安脑袋那么大,长安一抱就能够将他抱住。
随后长安就抱着灯笼左看看,右看看,小手指还从缝隙出塞进去,时不时嘴里发出惊叹的声音。
摸索半天,长安这才意识到灯笼是可以点亮的:“大哥,灯笼不亮呀~”
胤禔憋着笑说道:“这个灯笼叫走马灯,点了灯之后会转,大哥这就让人给你点上灯。”
“为什么叫走马灯呀?没有马,只有羊!”长安对马字的敏感度很高,一听到就发出了疑问。
胤禔面容一僵,长安该关注的不是走马灯会转吗?为什么叫走马灯,他怎么知道。
好像商贩向他解释过了,说的什么来着?
康熙一看就知道胤禔答不上来,于是开口道:“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有道: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指的就是这个走马灯。”
“最初的走马灯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巧妙地安置在蜡烛旁边,并在表面覆上纸或丝绸,灯内点上蜡烛,随后马便会在里头转动起来,马转动的影子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