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的,并且误打误撞的,让好些阿哥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各个党派,对大清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人又不是真心的为皇子们好,无非就是借着皇子的名头,落实他们口袋里的好处罢了。
一开始皇子们或许会被蛊惑,走上那条不该走的路,到后来,就怕是身不由己了。
她家小七是不会有这种烦恼,可其他的皇子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看着长大的,真要斗起来,她不觉得有谁能躲的开。
更别提,夏芸萱觉得太子胤礽,无论是学识还是气度,作为一个储君都是合格的存在。
就算她不这么说,康熙对这个太子也是满意的。
小小年纪已经出国游历过,眼界什么的,都不是一般皇子能比较的。
这样其实也挺好的,常泰出去占地盘,跟着的是康熙他哥福全,怎么可能出去只让大舅子一个人走,怎么说,常泰也只是个臣子。
直亲王回来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的京城的官员家里,没办法,谁都还记得大半年前的灾难。
大阿哥,哦不是,是直亲王就不是人!
如今还了债的和没还债的,看到直亲王都哆嗦,还完的哆嗦是因为经历了一切,而没还债的哆嗦就更好解释了,毕竟谁也不想再经历那些。
经过这次的教训,国库到底是收回了一些外债,并且不再像之前那那般的随意让大臣取用,真当中和是你家钱袋了?
夏芸萱也给康熙出主意,借钱可以,先把前头欠的还清了再借,俗话说的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把国库当成自家私库,不好意思,或许可以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这些大臣哪里还会不明白,自己这是触及了皇帝的底线了。
哪里是直亲王要折腾他们,那是皇上在后头看着呢!
儿子回来了,康熙直接就下旨,给儿子赐婚,长子都十六了,再不定亲就晚了。
他看了一圈,最后给儿子定了伊尔根觉罗家的闺女,这孩子看着就是个有福的,直亲王接旨,倒是想不起伊尔根觉罗氏长什么模样。
“你这傻孩子,当初还夸人家笑起来好看呢。”惠妃知道儿子的困惑,当即说道。
“我还说过这般轻浮的话?”胤禔表示绝对不可能,这不可能是他说出来的。
“没错,就是你说的。”夏芸萱在一旁帮腔的说道。
“看,听到这话的,可不止是我。”惠妃忍着笑意说道。
“行行行,我说过,行了吧。”胤禔无奈的望天,一个亲额娘,一个先生,他能怎么办。
“等成亲了以后,你就是大人了,可不能再像以前这般的莽撞了。”惠妃见儿子这般模样,忍不住说道。
“儿子现在可稳重了。”胤禔忍不住抗议,怎么可能莽撞。
这婚事才定下来,准噶尔就在那蠢蠢欲动,似乎是受到隔壁熊国的再次蛊惑,觉得有熊国的支持,他们又可以了。
当然了,也跟这时候大丰收有关系,游牧民族都是一样的,不会种地,除了放牧,过冬不得是需要抢?
明显准噶尔跟大清关系恶劣,就算有银子,大清这边也是绝对不会卖给他们的。
作为亲王的胤禔第一个跳出来,要求领兵去给那
些准噶尔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
儿子愿意帮自己,作为父亲的康熙怎么可能不开心,长子终于懂事了,脑子一热,还真就答应了。
胤禔欢欢喜喜的上路,回来这段时间,他都快无聊的发霉了,总算是有点事做。
他番地的城池已经建立起来了,内部也都井井有条,就算不回去,他汗阿玛赐给他的人手,也能将那城池管理的很好。
别的不说那些他带去的人,不少都是从中学毕业,有能力的,不然他也不会带出海。
能跟着他出去的,年纪大的他可不要,万一在半道上就嘎了可怎么办。
自从有火车以后出远门十分的迅速,哪怕是出兵也是一样,那些空的货箱,可以直接堆满了粮草。
连同将士们一起送到边关,一天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