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八百二十八章 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4/5)

年,这股力量,就会足够的强大。

  

  “朕倒是觉得申巡抚有点乐观了,一百年能走到那一天,需要万夫一力,齐心协力的去做,政策的风向没有巨大的改变,才有可能,历史总是反反复复,申巡抚还是想的简单了些。”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十分确切的说道。

  怕什么怕!他这个老朱家的皇帝都没带怕的,张居正反倒是怕了!

  朱翊钧非但不觉得可怕,反而觉得申时行有些过分担心了,不必杞人忧天,大明很难看到那一天。

  商品经济之下,利润的确可能代替皇权,但利润完全代替皇权有点不可能。

  商品经济以利润为主导,利润的权力,的确可以对皇权形成根本性的威胁,这也是尚未问世的第四卷的核心内容,封建帝制必然瓦解的宿命。

  不是朱翊钧不相信利润的巨大力量,他实在是不相信大明能走到那一天,大明实在是太保守了。

  每当有臣子表现出了自己反贼倾向的时候,皇帝总是提醒这名反贼,谁才是天下第一号反贼!

  “先生,你看这个均田,秦以军功名田制得天下,后来田土兼并归于世家;”

  “隋唐以府兵制定鼎天下,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败坏废除,天下田土归于缙绅;”

  “到了太祖高皇帝问鼎,田土归军屯卫所,今日天下,田土再归乡贤缙绅、势要豪右之家。”

  “天下困于兼并,万历维新浩浩荡荡,十六年至今,还田疏也就五个市舶司,浙江在实际推行。”

  “这历史似乎总是如此反反复复,朕觉得申巡抚有点太瞧得起朕了,有生之年,朕能把还田这事弄明白,能把丁亥学制、吏举法推行下去,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他倒是想的挺美。”朱翊钧语气颇为轻松。

  申时行被万历新政轰轰烈烈的景象,给迷住了双眼,过分乐观了,大明全面实现商品经济,反反复复的情况下,两百年都不见得能走得完。

  朱翊钧继续说道:“这肉食者的自我革新,是有局限性的,一旦火烧眉毛的事情得到了解决,就会懈怠,肉食者鄙,这句话历经千年而不衰,便是如此,先生以为呢”

  朱翊钧又补了一个暴击,在他看来,万历维新仍然是肉食者自我革新,根本做不到改天换地。

  “陛下圣明。”张居正俯首,收回了对申时行的弹劾。

  陛下提出的这个问题,他不知道如何去回答。

  说一定能实现,那是欺君罔上,陛下说还田、丁亥学制、吏举法,这三间大瓦房是:大明万民全都能吃饱饭;穷民苦力的孩子都有学上,不上学还要被官府抓;人才遴选机制非常完善,人才绝对不会被埋没;驰道四通八达,人们出行成本极低,可以自由流动和迁徙;

  这是大同世界,是和地平线一样,永远求而不得的理想国。

  说一定实现不了,那万历维新,君臣上下的努力,又算什么呢

  “陛下,臣倒是觉得,申时行这篇奏疏,是有些可取之处的,的确,看起来,整篇奏疏大逆不道。”沈鲤拿着奏疏,出班俯首说道:“可取之处就在这大逆不道之上。”

  “申巡抚这奏疏意思其实很简单。”

  “小农经济的时候,家小业小摊子小,朝廷尚且不能事无巨细的去管理;商品经济来了,家大业大摊子大,朝廷该如何自处更加管不来了。”

  “在这滚滚大势面前,朝廷要研究明白,该如何更有效率的管理天下,此忧自解。”

  沈鲤站了出来,打算试着做一下这个和事佬。

  朱翊钧一愣,有些好奇的问道:“大宗伯有何见解”

  沈鲤认真的思考了一番,才理清楚了自己的想法说道:“正如申巡抚在奏疏里说的那样,双轨并行之世:庙堂绳墨与铜臭律令并驰,官府牒文共商贾契券齐飞;货殖之道,已自成方圆。其理自洽若阴阳,其势盘结如根蔓。”

  “在臣看来,这是好事,商品货殖之理,可以自理自洽,自我运行和管理,等同于把社稷,切割出了无数个块块。”

  “这个咱大明熟啊,这不就是条条和块块的矛盾吗”

  条条块块,是大明的基本政治生态。

  一个衙门就是一块,无数个衙门就是块块;相关衙门就是一条,刑部有京师刑部衙门、在河南有河南按察司、在知府有推官、在县有户房主管刑名;六部地方六房就是条条。

  历朝历代的官场,总是绕不过条条块块之间的矛盾,大明对这个真的太熟悉了,经验实在是太丰富了。

  历史中关于政治的教训,其实是总结围绕人性的博弈经验。

  “咦”张居正一愣,看着沈鲤,往前凑了凑身子说道:“大宗伯详细说说。”

  沈鲤仔细斟酌后才说道:“商贾之兴,货殖之盛,遂使社稷之治成,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