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国;没有道德,国将不国(4/5)
但沈鲤这么干了,还把景皇帝的实录给摘抄出来,挨个点校之后,呈送御前,当时沈鲤上奏疏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被砍头的准备了,他这本五不可奏疏和当年海瑞的治安疏没什么两样,都是戳皇帝的肺管子。
陛下朱批的结果是出乎沈鲤意料之外的,陛下朱批:景皇帝位号已复,实录再附不妥,郕戾王三字宜改景皇帝,候纂修改正,准刊。
景皇帝位号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恢复的,既然有位号,那实录里再附就不对,郕戾王更不对,再修正后,刊行。
沈鲤此举非但没有触怒陛下,陛下反而提醒,郕戾王三个字不对。
之后沈鲤顺利的成为了大宗伯,显然陛下对这件事,不是特别在意,这也代表着陛下对为尊者讳这件事不在意。
更明确的说,也就是皇帝、臣子、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乡贤缙绅、穷民苦力都是人,没什么不同,做的不好可以批评。
周桓王被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肩膀,负伤而走,这向着周天子射了一箭之后,大家意识到了周天子已经倾颓,天下诸侯也就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
张四维明火执仗的安排王景龙入宫刺杀、大火焚宫,最后被陛下查证之后,皇帝陛下清楚的意识到,天子不是与凡人殊,天子也是个人,被杀就会死。
李长春记好了沈鲤谈到的内容,面色凝重的说道:“大宗伯,要不上奏,再涨涨关税吧,现在的关税只有百值抽十三,增加到十抽三,倒逼沿海的商品向大明腹地流入,同样增加出口的价格。”
“这样一来,泰西的产业,也算能留下一点,继续这么干下去,恐怕再过十年,就没人能和大明做买卖了。”
“在松江府、广州府弄个万国会,让这些番夷小国都把自己的特产带到大明来,看看有什么值得卖的,这样一来,也能缓和一下贸易上的不平衡。”
市舶司为支点的跷跷板的两头,一头过于重,所有的东西都会自然滑落到大明这头儿,这个跷跷板的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关税从6%提到了13%已经很多了,再涨,陛下不会答应的。”沈鲤摇头说道:“这事儿关乎到了白银流入,还是以稳为主,倒是这个万国会不错,可以搞一搞,你来安排就是。”
沈鲤和李长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后,确定了万国会的时间,大船到岗的五六月份,召开一次进口万国会,看看诸多番夷国家有什么特产可以买入,贸易平衡这块,礼部还真的说的上话,毕竟是外交。
“黎牙实提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大明朝廷也无能为力,大明朝廷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经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沈鲤表示了无能为力,朝廷又不是无所不能的!
黎牙实谈到了一个刨根儿的问题,说大明连种地的活儿都抢!
番薯、土豆、棉花、油棕榈、甘蔗、香龙血树、金鸡纳树、咖啡、烟草等等,这些种地的活儿,大明都不肯分工出去!
真的搞这个进口万国会,能种的,恐怕大明真的会想方设法的引进,不能种的,比如矿产之类的,可能会滋生出明军来,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不会被断供。
这件事,沈鲤也没好办法,只能说,无形的大手,拥有可怕的威能,朝廷这双手,也只能管管国内。
“种地都种不过,怪谁。”李长春倒是有点觉得黎牙实有些矫揉造作。
种地种不过,也怪大明咯
李长春不种地,他真的不知道,种地的学问很大,大明的精耕细作,的确是领先世界的农业技术,再加上大明皇帝是个农户,导致这种地学问的领先,还在扩大。
甚至连皇长子都会背陛下亲自编写的种地顺口溜,比如立春种土豆、雨水种黄瓜、惊蛰种辣椒;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雨贵如油,种地不用愁等等。
三月份的天仍然很冷,但是一个劲爆的消息,传回了大明,第一批绝洲金池总督府的金沙船,马上要到港松江府,二月中旬,大船抵达了马尼拉港补给,水翼帆船将这个消息最快的传回了大明京师。
这个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大明京师,所有人都议论纷纷。
燕兴楼的金银交易行,却没有任何丝毫的波动,这种假消息每过一阵就会传出来一条,搞得金银的交易大幅度波动,狼来了喊三遍就没人信了,一大船的金沙到港这种消息,交易行已经传了整整十七遍了。
金银价格没有变动,金银价格依旧维持在1:16的附近,在交易行的经纪买办们,依旧如常交易着。
“邸报,邸报!金池总督府大船到港!金池总督邓子龙遣将张聪,带黄金二十二万两,已经抵达松江府新港!”一个报童,突然举着一份邸报,冲进了燕兴楼交易行。
所有的经纪买办猛的站了起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报童,一个买办,劈手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