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八百八十六章 国事从不是儿戏(5/5)

  “唯一的要求就是附籍。”

  朱翊钧为之愕然,思索了下说道:“这些学院就是靠这种方式,打出名堂来,然后利用自己学院的名气赚钱?并且继续拉拢优异学子附籍,继续打响名声?”

  “栽得梧桐树,凤凰自然来,陛下圣明。”骆秉良俯首说道。

  他真的是大开眼界,这江西把学堂这门生意,办的那叫一个有声有色。

  给优秀学子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就为了他们高中后,给学院提供名气,而后利用这些名气,吸引那些有钱却不聪明的学子来赚钱。

  骆秉良又补充道:“可能以前,江西这些学院的确是学阀,没人介绍,就无法入门,但万历十年起,从白鹿洞书院开始,就变成了这种样子。”

  骆秉良的调查显示,在万历十年之前,这些学院的门槛,的确高吓人,白鹿洞书院至少需要三位德高望重的名儒介绍才能入学,但这七年来,已经完全变了经营模式。

  书院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在白鹿洞书院的带领下,这种新营利方式,很快就在江西完全铺开来。

  朱翊钧对这种转变是非常认可的,对于耻于言利的大明而言,这种教书育人的学院,向营利方向转变,需要极大勇气,也怪不得林烃为首的逆党,看江西的学院不顺眼了。

  江西学院的行为,算不上是投献,但也可以看作是对儒学、道德崇高的背叛。

  朱翊钧问道:“那么朕最后一个问题,他们交税了吗?既然已经是盈利性质的书院了,不交税,就让稽税院追欠吧。”

  “交了。”骆秉良嘴角抽动了下,有些无奈,全都合法纳税,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都是一清二楚。

  这些书院也很清楚,把教书育人当买卖做,很容易被人诟病,若是被人抓到偷税,那真的是人人喊打了,怕是会万劫不复。

  朱翊钧想了想叮嘱道:“嘶,连税都肯老实交,对大明禁忌了如指掌,还是再查查为宜。”

  “臣遵旨。”骆秉良俯首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