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越想越害怕……
停顿了许久后,还是朱见深率先打破了平静。
因为朱见深害怕若是自己不先说话,那么两个人能在这里坐到晚上去。
于谦还真能办到。
实际上朱见深也知道,在朝鲜这个问题上,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率性而为,于太保如此生气也是情理之中。
即便郑和马上就要绕着地球跑一圈,证明了天下是个球的事实。
可在大明臣子的认知中,现在的天下,乃大明之天下,严格意义上来说,朝鲜也是大明天下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接受圣人之教诲,受中央朝廷的敕封。
可朱见深也清楚,朝鲜一分为二,对大明最为有利。
两个朝鲜王都要毕恭毕敬的对待大明,而大明也能在其中将利益最大化。
全球化霸权是如何练成的,说白了就是在别国,或者某一地区制造不稳定,继而让小国或地区的其他王权其对其产生依赖。
小美将这一套可谓是玩出花来了。
“朕刚至十岁,还只是个孩子啊……“
“于太保跟朕这样说话,朕有点害怕。”朱见深满脸委屈,轻声说道。
张保一听,怒视于谦,对啊,陛下还真是个孩子啊。
你老于说话注意点,再说狠话,我张保就要觉醒了吗,摇身一变,就要做一个陷害忠良,危害朝纲的大太监了。
于谦也被朱见深弄蒙了。
你刚刚所说之话,哪里像一个十岁的孩子啊。
“陛下,不可与辽东下旨,让他们私下处理此事,不然会对陛下的声明有所影响。”
朱见深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为帝王者,应务实,不务虚,这是老师教给朕的道理?”
于谦听完朱见深的话后,叹了口气,而后站起身说道:“陛下,为君之道,应顺从圣贤之道。”
“于太保,哪个圣贤做过皇帝,孔夫子做过皇帝吗?孟圣人做过皇帝?他们都没有做过,他们是劝人向善,是万世师表,朕很是钦佩敬重他们,也能从经典之中学习到做人的道理,为君的道理。”
“可于太保,这些全是大道,正道,治理国家,难道只能符合大道,正道而行吗?”
“难道老师,这一生都在遵循圣贤之道吗,难道就从来没有过质疑吗?尽信圣言,不如无圣言。”
“唐太宗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老子也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所有的人都在告诉朕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家的百姓是至上的,朕现在是在割着别人大腿的肉,来为大明的百姓造福,朕何错,朕没错。”
“于太保,朕知道,你想让朕变成贤明之君,想让大明富庶强大,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可只行大道,能做到吗?”
“只凭四书五经能做到吗?”
“古来有所作为之帝王,有哪一个被四书五经所束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若皆遵循圣人之道,怎会有如此的威名……”
于谦听着朱见深的话,闭上了眼睛。
陛下说服自己了吗?
没有。
可陛下说的全无道理吗?
不是。
自己曾经违背过经典论意吗?
违背过。
他重重的叹口气,而后睁开眼睛看着朱见深。
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转身慢慢朝外走去。
你可以去质疑圣人,那你却不敢将质疑之声所出来,这就是随着大势而行,也就是随大道而行之。
自己没有做到,陛下做到了吗?
他的背影很是苍凉。
走到宫门口的时候,于谦突然转过身来:“陛下,不管你想怎么做,都不能让这件事情公布于世。”
朱见深站起身,朝着于谦半躬下身:“多谢老师……”
于谦看着朱见深半躬下身,心里五味杂陈,他转过身,朝外走去。
走出乾清宫后,他又变成了那个扶大厦之将倾 ,挽狂澜于既倒,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大明中兴大臣……太保……于……谦……
于谦离开后,朱见深迟迟没有坐下。
过了许久后,朱见深看了一眼张保说道:“将赵提督找来见朕。”
张保赶忙应是,小跑了出去。
今天在这乾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