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32章 吓唬(2/3)

在朝中已经有了将本将军调回京师的打算,本将军也不想多说什么了,锦城君慢走不送。”

  赵辅这是吓唬李瑜呢,按理说,汉城中没有呢大明将军,那他们对于大明朝的讯息就一点都没有了。

  而且平壤即便挥军南下,汉城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与大明取得联系。

  这对于朝鲜南国汉城来说,是一件极为不好的事情。

  若是换作一个正常的人,肯定会有些忌惮,甚至害怕。

  可换做了李瑜,他却没有一点恐慌,反而像是遇到了好事情一样,他站起身轻笑着说道:“确实,赵将军来到我们朝鲜已有数年,也该回去看看了。”

  “可谁来接任赵将军啊。”

  原来李瑜认为调走赵辅,肯定是因为他在朝鲜畏手畏脚,没有帮助正统获得胜利,也没有一点儿的建树,这是要调到京师去受罚了。

  可他走了,大明肯定也会派遣另外一名有能力,古道热肠的将军到朝鲜来。

  这名将军,肯定不贪财。

  不好色。

  不经常拿着欲望的眼神看着自己……

  他一定能够带领我们军队,为国主获得胜利。

  而赵辅,啧啧啧啧,受罚去吧……

  赵辅看着李瑜那隐藏不住的喜悦,心中也明白了一个大概。

  “哼,据本将军所知,没有什么继任者。”

  听到赵辅的话后,李瑜才稍稍有些惊讶:“没有继任者,不可能,赵将军是在说笑,说笑……”

  在这个关头,汉城之中没有大明的将军,军队,不就是大明表明态度的一种方式了吗?

  这个时候的李瑜才想到了那个可怕的结果。

  大明放弃了正统,转而想支持平壤叛军。

  李瑜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时而在高峰兴奋,时而落入低谷惆怅。

  赵辅是在吓李瑜,不过李瑜不把他伺候好了,他真的敢上书,离开朝鲜。

  当下李瑜又赶忙说道:“赵将军,可不敢啊,我们是正统啊,我也跟徐都御史有很深的关系,大明可不能放弃我们汉城啊……”

  看着李瑜有些慌了。

  赵辅才满意下来。

  他笑着说道:“陛下问询本将军是否有回京之打算,本将军便上奏问询,可有接替者,但陛下却说,无合适人选,待本将军离开后,就停止过问汉城之事……”

  李瑜脸色大变,而后强作镇定的说道:“大明大皇帝陛下也是在征询赵将军的意见,看来赵将军在大皇帝陛下心中的份量很重啊,赵将军,这里不好玩吗,别走了,等到什么时候有合适人选,再走不迟吗?”

  “你这手干吧的问题,我懂,我都懂,回府便就安排……”

  听到李瑜这么说,赵辅脸上立马出现了笑容,这小棒子,真是记吃不记打啊。

  赵辅这几年在朝鲜可是攒了一份很大的家底,等到回大明之后,都将其献给朝廷,树立自己的伟岸形象,让自己的官声远播……

  “赵将军,您的看法,给我们说一下,也好让我回去之后,跟国主禀报,再怎么说,国主也是一心收复故土的啊。”

  赵辅点了点头而后说道:“锦城君懂事,本将军也不藏私了,不过接下来说的话,可能锦城君不爱听,但他却是事实,并且很难改变的一个事实。”

  李瑜丹凤眼紧紧的盯着赵辅,等待着他的下文。

  “若是本将军所想不错,你们国主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收回平壤了?”

  “为何?”

  “因为按照你说的,平壤已与辽平府有很深的联系,便证明了即便石亨被调走,继任的辽东总兵官,也是不会放任平壤被朝鲜南国给消灭。”

  “这不应该啊,我们也可以派人去辽平府……”

  “你们虽然可以带着金银,派人去辽平府贿赂石亨,可你们却出不了人丁去帮助石亨修建城池啊,作为外派的大将,务实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真实情况就是,平壤跟辽平城的关系越来越好,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你们没有实力战胜平壤叛军,一拖再拖,这都几年了,之前是石亨害怕朝廷问责,所以一直拘束着平壤的叛军,不让他们南下。”

  “你还记得吗,两年前,大军北伐,先头部队两万余人被埋伏,大败而归,后队的八万大军如同惊弓之鸟,立即回撤,那个时候,对平壤的叛军是个绝佳的机会啊,可他们根本就没有乘胜追击,就是因为有明军在背后约束。"

  "现在朝廷对你们越来越失望,要不然陛下也不会专门问询本将军,是否想要回京。而石亨却因为建城速度快,辽平府安宁,而屡屡受到嘉奖,虽然本将军不在京师,都听说了石亨有我大明大皇帝陛下御赐的诗文,这也透露着一个事情……”

  “什么事情?”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