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663章 扬帆起航(1/2)



  听着徐承宗的话,王崞满意的点了点头。

  “魏国公爷啊,您要是这样想,那奴婢我啊,可就无话可说了,杭州,苏州该走动的人,我都已经走动过了,南京这边,还是要魏国公爷你,多操心了。”

  “王公公放心。”徐承宗赶忙说道。

  听完徐承宗的话后,王崞站起身来。

  “三月之前,务必联合上书,我呢,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便不打扰魏国公了。”

  说着王崞朝着徐承宗拱手行礼。

  而坐在主位的徐承宗也站起身来:“怎么那么着急,在这里用完酒菜,再走不迟啊。”

  “不用了,小国公爷也马上就要入城了,就不打扰国公爷父子团聚。烟花三月之时,我再来寻魏国公,告辞……”

  听到王崞的话后,徐承宗也不好再挽留。

  王崞离开之后,徐承宗便回到大堂中坐下,喝了一口茶水,平缓自己的思绪。

  南巡。

  陛下要南巡。

  这可是大明朝最大的事情了。

  应天府,南京陪都的政治地位,慢慢的下降,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皇帝再也没有来过。

  而作为功勋留守魏国公府来说,也是如此。

  只有皇帝来了,南京才能是南京。

  朱见深在南京呆个一年半载,这对于南京的官员,以及魏国公府都是好事。

  而江南退休的老臣也能再一次的出现在大明记史录的大事件之中。

  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当然,对于京师拥有职权的官员来说,也不算是坏事,最起码他们能够公差旅游一番。

  皇帝南巡,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回来了。

  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两年都有可能。

  出去的时间长了,那么所有的职权衙门都要到南京来。

  除了最主要的六部堂官,内阁官员,五军都督府要陪伴御前,跟随通天子御銮之外,其他的职权官员都会提前来到了南京。

  可以说是搬空了京师整个权力机构。

  当然,这在一些清流的眼中,就是坏事。

  皇帝南巡。

  几万人的吃喝拉撒,当然会花费很多很多的银子。

  大明朝这些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家底可是会大出血的。

  并且皇帝出行,也会对百姓的生活生产造成影响。

  最为重要的是,害怕皇帝上瘾。

  天子少年,南巡一次,感觉真香,跑野了,那可就是社稷的负担。

  所以魏国公徐承宗带头上书,也是要顶着清流的骂名。

  不过,在徐承宗看来,现阶段利大于弊,而且东厂的人都已经找上门来了,他也不能不做。

  正在徐承宗想事情的时候。

  下人禀告。

  小国公爷徐浦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徐承宗,也顾不上多想了,赶忙站起身,朝着外面快步而去。

  徐承宗的眼睛已经有些浑浊了。

  从远处朝他走来的健壮的少年郎,一时之间,竟是看不清他的脸庞。

  徐承宗的脚步越来越快。

  而朝他走来的少年郎,也是跑了起来。

  此时的徐浦穿着当年徐达穿过的甲胄,腰间配着当年指挥千军万马,北定中原的佩剑,十分英武。

  到了十步之内,徐承宗也看清了自己的儿子的脸庞以及身躯。

  壮了,黑了,也变强了……

  徐浦远远的跪下身去:”孩儿徐浦叩见父亲……“

  这次徐承宗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他快步向前,将自己的儿子搀扶起来。

  ”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啊……“

  对于徐承宗来说,魏国公府已经成了大明朝的世袭勋贵,他也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还想着到战场上厮杀。

  可即便是一个父亲,也没有办法组织,一个儿子的向上进取之路。

  明明知道艰难,却也只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

  徐浦看着父亲比多年前更加苍老,心中也多不是滋味。

  见面第一句话。

  “父亲,能不能给孩儿寻的一门亲事,孩儿想早早的完婚。”

  听到这句话的徐承宗有些不明所以。

  他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安南,在京师经历了什么。

  在安南之时,别的武勋子弟跟普通的兵士一样,化身恶魔,枪银子,抢女人,而他碍于魏国公府的体面,不与之同流合污,但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些羡慕。

  回到京师之后,武勋子弟开庆功宴,地点竟然是花楼,徐浦本不愿去,可在徐有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