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朱元璋

第854章邀请朱棣上门,临行前有事交代(1/2)

 事情演变到这种局面,朱棣发现自己跟宋隐已经牢牢地绑在一起。

 这并非他和宋隐想主动勾结,而是被外力的作用,被那些朝臣给逼到了这个地步。

 宋隐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不喜欢拉帮结,所以他就像是深海中的定海神针。

 虽然重要,但是却孤立无援。

 朱棣觉得自己也跟宋隐差不多,在大明,除了宋隐之外,他再也没有可以依仗的力量。

 所以他和宋隐不得不抱团取暖,互相抵抗风浪。

 任何一方出现险情,另外一方都不可能独存。

 面对着朱棣期盼的目光,姚广孝摇了摇头,“殿下,这个局相当难破。”

 “宋隐现在面对的局面,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主要原因是殿下监国,打破了以往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强势。”

 “又因为殿下受各种因素制约,无法使用强硬手段。”

 “加上宋隐,明明有那么高的权势,却不经营人脉,导致自己四面受敌,却没有多大外援。”

 “加上宋隐骂死官员这事,更是导致了权力高涨的宋隐,让朝臣更加忌惮。”

 “古人云,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当一个人的权势过大时,接下来肯定会让身边所有的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甚至想毁了他。”

 “所以我觉得宋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盛转衰。”

 姚广孝说着,遗憾地摇了摇头。

 他有时也觉得自己聪慧过人,但是面对宋隐的这个死循环,他也想不出破局的办法。

 朝堂斗争,也是需要很多因素相互配合才能获胜。

 有因必有果,宋隐的因果早已注定。

 如果宋隐在这之前经营人脉,拥有一批自己的势力。

 如果朱元璋宠信他,但是没有给他那么大的权力。

 如果朱标没有去各地巡视,留在京城……

 但是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

 事到如今,能否破局,其实只能看宋隐自己如何突围了。

 除非……宋隐和朱元璋他们另有谋划!

 就在朱棣和姚广孝商议时,突然府中下人来报。

 “燕王殿下,户部尚书宋大人差人来,请您去宋大人府中一叙。”

 朱棣一怔。

 他正跟姚广孝聊着宋隐的事情,想不到宋隐就差人来请。

 “可说有什么事吗?”

 下人摇摇头,“没有,只说宋大人请燕王殿下去宋大人府上。”

 朱棣点点头,“本王知道了,退下吧!”

 下人离开后,朱棣看向姚广孝,“大师觉得,宋师找本王是为了什么事?”

 “宋师该不会也在考虑,要如何破局吧?”

 以朱棣对宋隐的了解,宋隐相当怕麻烦,不会没事找事。

 别说是朱棣每次去找宋隐,就是朱元璋宣宋隐进宫,宋隐都会不耐烦。

 所以朱棣直觉宋隐来请自己过府,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姚广孝皱了皱眉,旋即摇头,“这个贫僧还真猜不出来。”

 朱棣有些无奈。

 他直觉事情不简单,可是偏偏想不出原因。

 再联想宋隐近期的表现,让朱棣觉得,今日宋隐找他,不见得是好事。

 想不明白,也只好不想了。

 朱棣起身前往宋府。

 宋隐此刻正在自己府中,跟徐妙云交代事情。

 宋隐跟朱元璋聊过,也得到朱元璋许可。

 所以宋隐离京一事已成定局,但宋隐只是自己一人离开,并不是拖家带口。

 有些事情他还是要做好安排。

 “妙云,快则十天半个月,慢则一个月,我会奉皇上之命,到各地巡视。”

 “府里大小事务就辛苦你打理了,安心等我回来即可,不用挂心。”

 徐妙云性情聪慧,听到这话,立刻联想到上次宋隐骂死王海的事情。

 当下心里有了计较。

 “夫君这次离京,是不是为了出去避避风头?”

 宋隐点了点头,并不打算瞒着徐妙云。

 徐妙云跟他也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没错,正是如此。”

 “这事儿我已经跟皇上沟通过,离京已成定局。”

 “我离开一段时间,朝堂上的大臣对我的戒心也会消散一些。”

 “否则他们处处针对,以我的性子肯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