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民国,不借就抢

第205章 黯然回首,柴米油盐(1/2)

  李邝并不愿意在这个方向上和秦晋纠缠,于是转移话题道:

  “有回家看看吗?”

  秦晋愣了愣道:

  “家?我哪里有家?”

  见李邝冷笑着注视自己,无奈摊摊手道:

  “从法国被你们追回来,不是调整布防就是制定计划,我一天连四个小时都睡不到,回去了又能怎么样?”

  李邝劝解道:

  “家还是要回的,不然孔家和宋家会觉得你在针对谁,同样,A老大也会觉得你在刻意疏远他。”

  秦晋沉默不语。

  待送走了李邝,乌兰巴托抱着厚厚的一摞账本进来道:

  “主公,在齐先生的帮助下,去年我们共计收购了一亿两千万斤粮食,这次采购数量太大,已经对东南亚粮食市场形成了超强冲击。

  现在当地的粮价是前年的十倍,我见价格太高,加之我们粮食储备也不少了。

  所以就停止了粮食收购。”

  秦晋拿起账本翻了翻摇头道:

  “国外市场还是要继续收,这一亿两千万斤,加上前面储备的也才两亿不到。

  如果只提供给弟兄们吃,那当然怎么吃都吃不完。

  但是,我们现在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了。

  我们已经扎根这里了,好多弟兄们的家就在上海周边这一带。

  所以我们要想坐稳上海,就必须维持上海的稳定和繁荣。

  这中原眼看是要打仗的,到时候河南河北两大粮仓势必减产。

  东北又被张家把控得死死的,四川那边本身人口就多,加之连连内战,也只够我们小小的储备一些。

  其他地方虽然也产粮,可是我们如果与民争粮,那到时候都不用我们打仗,老百姓自己就得起来和我们干仗。

  所以,只能向外伸手!

  去,联系英国人,只要东印度公司能把印度和孟加拉的粮食给我运过来,我可以单独向他们再采购三个师的装备!”

  乌兰巴托愣了愣担忧道:

  “主公!那可是四五千万银元啊!

  就为了粮食,花这么多钱买枪是不是有些不划算?”

  秦晋放下账册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老乌,眼光要放长远一点,相信你都能看得出来我们和日本人注定是有一场国战要打。

  可是日本再怎么说也是通过明治维新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国家。

  俨然已经是当世的一流强国!

  我们前面搞的那点,对于个人或者家族来说,确实是个天文数字。

  可是国家的账不能这么算,不仅仅只看能拿多少钱出来,而是要看他的软实力,要看它的国民能创造多少财富!

  我们中国,自满清开始,闭关锁国就错过了第一波的原始资本红利。

  加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满清就在不断的消耗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

  直到北洋政府,13.5亿两白银啊,平摊到每个国民头上每人要替国家支付三四两白银!

  这还不算平时的地租和皇粮国税!

  我们已经落后得太多太多!

  老乌,就这样的同胞,我们怎么忍心和他们抢粮食吃?

  在说了,这要看就又要打仗了,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难民流民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来江浙沪讨条活路呢!

  别人的地盘我管不了,也没那个能力管。

  但是他们若是来到上海,怎么着也得给他们碗厚粥,披件麻衣吧。”

  乌兰巴托愣了愣道:

  “可是,可是我们管得过来吗?我怕到时候连上海也得乱啊!”

  秦晋苦涩道:

  “管得过来要管,管不过来更要管!

  他们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民不聊生的国,又拿什么去面对强敌?

  只要今天我们多存活一人,那明天我们就多一分力量对抗强敌。

  老乌,别看第一师现在强得可怕,真和旗鼓相当的对手打起来,即便是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罢了。

  战争从来都没有定数,想要胜利,就得拿人命去填!

  给你填人命的前提是你得和对手差不多。否则我们连填命的机会都没有!

  十万人,注定是鬼子重点针对的对象!

  我们中大部分人是不可能活着走下战场的。

  所以,我们需要支持,需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的加入。

  世间是没有神的,即便是神,在热兵器战争面前,也得陨落。

  靠的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不能成为无根之师,每一个努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